19岁参军,退休后身兼数职发挥余热
吴星桃:
一辈子为党为人民服务
■记者 陈绵绵
翻开老党员吴星桃老人的履历,满满当当的人生经历。他19岁参军,亲历解放战争;1953年之后,脱产成为国家干部,担任过不少职务;退休之后,身退心不退,一直发挥余热为民服务。今年已87岁高龄的他说,一辈子都要为党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之后,吴星桃积极参加反霸斗争、土地改革,带头组织互助合作社,1953年,他脱产参加工作,正式成为一名国家干部。瑞安县财粮政土地登记员、塘下镇生产委员、塘下管理区党委副书记、鲍田管理区党委副书记、塘下公社副指导员、新华公社党委书记、凤山公社党委书记、海安公社党委书记……回顾过去,吴星桃担任过很多职务,为民办的实事更是举不胜举。
上世纪六十年代参与大罗山水库建设;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动群众改田塗园;在凤山公社任职时,大力兴修水利……1977年,吴星桃被评为浙江省工作模范,1979年当选瑞安县委党代表,其先进事迹6次登上《浙南日报》。脱产工作30年,他一直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使命严格要求自己。他说:“作为党员,要对党对人民负责,对党要忠诚老实,为人民要办实事讲实效。”
1982年,吴老因病退休,但他身退心不退,继续担任镇老协主任,为老年人服务。2002年,市委宣传部特聘他参与革命传统教育工作,在肇平垟革命纪念馆担任讲师,向来访者宣讲革命斗争史。“我讲革命斗争史讲了12年,接待了65万人次,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吴星桃说。
2005年,吴星桃被授予“瑞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被授予“温州市优秀五老护苗志愿者”称号,多次被瑞安市、塘下镇授予“优秀党员”称号。
解放瑞安县城不战而胜
吴星桃老人出生于肇平垟,从小就接受过革命教育。1945年,他的父亲遭日本侵略者杀害后,更加坚定了他革命的意志。1947年,他开始在村里组织儿童团,参加农会,宣传革命主义。“打倒蒋介石、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财主苦滴滴,穷人笑眯眯,缺吃缺用跟我来!”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宣传标语。
1948年,年仅19岁的吴星桃参加了浙南游击队35支队。“当年有一次我们去梅头(现龙湾海城)盐务所缴枪,部队转移到茶山龙潭寺时被国民党军队发现。当时我们的部队仅11人,5把枪,而对方则有一百多号人,如果正面交锋,肯定寡不敌众。”据吴星桃老人回忆,在此危难时刻,他们兵分三组,一组人负责放哨,其他人迅速分散,寻找撤离的道路。在国民党军队靠近时,负责放哨的同志连发两枪,提醒“敌人来了!”国民党军队听到枪声,摸不清情况,不敢轻举妄动。他们11人迅速撤离,逃过一劫。
“那场交锋使我们部队11人分散,此后由于联系不上总部,我便被安排在家进行秘密活动,听候指挥。”吴星桃老人告诉记者,直到1949年4月,他才接到解放瑞安的命令。
当时,革命东区(塘下、莘塍一带)召集了包括党员、积极分子、民兵在内的300多人,从肇平垟出发,途经三都岭、横山前往瑞安县城,准备与来自南区(仙降、平阳坑一带)和北区(马屿、高楼一带)的革命队伍汇合,一起攻城。“当我们几千人进城后,发现国民党守军已经撤离,还留下了很多武器。攻城不战而胜,瑞安就此解放。”吴星桃老人说道。
党员要对党对人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