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1版:要闻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生命“种子” 筑爱心“大树”
陈福春以实际行动传播“最美”精神

    播生命“种子” 筑爱心“大树”

    陈福春以实际行动传播“最美”精神

    ■记者 缪星象/文 孙凛/图

    陈福春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的事迹,在瑞安已家喻户晓。这位“最美瑞安人”是我市宣传系统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以实际行动让同事、朋友深感敬佩,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近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批示:陈福春作为一名宣传干部,以实际行动传播“最美”精神,值得宣传报道。

    工作细致的“拼命三郎”

    上门督查细到测量厨师的指甲、工作勤奋甚至整月不着家、牵线搭桥为十余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捐造血干细胞救人义无反顾……当诸多同事、亲友甚至陌生人为陈福春竖起大拇指时,他却总说:和瑞安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相比,自己所做的只是平凡小事。

    创建省级示范文明城市,“我们的工作‘错不起’”

    今年46岁的陈福春生于塘下,1989年到2002年在温州瓯海事业单位工作。他的专长是会计、统计工作,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曾被评为温州市级先进个人。2003年7月,陈福春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我市文明办工作人员。

    2011年1月,我市获“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称号,成为温州市首个跨入省示范文明县城(城区)行列的县(市、区)。此前的两年时间里,陈福春一直是我市创建办(2011年后改为创建科)的主要负责人。他在工作中体现出的踏实细致和强烈的责任感,同事们有目共睹。

    蒋缓明和陈福春共事已有10年。他说,当时陈福春在创建办负责协调、督查、台账审核等一系列工作。创建办人员不到10人,陈福春作为主要负责人工作任务非常重。

    “创建期间光是餐饮卫生一项,陈福春就几乎走遍了全市的菜市场和餐饮店督查。”蒋缓明说,省里对于餐饮卫生的要求是指导性的,主要是“证件齐全,卫生整洁”,但具体整洁到什么程度,需要创建办自己把握。有一次,陈福春带队到安阳菜市场一家熟食店检查,在查看了所有证件和各种细节,正当大家觉得已够细致可以走了,他却要求熟食店工作人员张开双手查看指甲长度。原来,卖熟食要戴塑料膜手套,如果指甲太长戳破塑料膜,卫生肯定要大打折扣。“能细到这种程度,让我很佩服”蒋缓明说。

    创建工作涉及近百家单位,光是台账就有320多本,每本平均厚度在3厘米到5厘米,能装满一辆小货车。陈福春一本本整整齐齐挨个儿看,比对每一项指标,发现有出入,还经常到现场核实。他常说,事关全市大局,他们的工作“错不起”。

    抽调温州工作出色,女儿整月看不到他

    2010年下半年,创建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创建办每周至少有3个晚上要加班,晚上22时回家算是早的,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时都不奇怪。一位创建办的工作人员说,不管加班到几时,陈福春都是最后一个走。从那时起,同事们就常称呼他为工作细致的“拼命三郎”。

    因为在市创建省级文明示范城市的过程中工作出色,2011年陈福春升任市文明办副主任。2014年9月到2015年初,在温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陈福春又被抽调到温州市文明办,任思想道德建设资料组组长,负责协调小组工作。

    温州市文明办副主任丁柏强对他印象深刻。他说,陈福春工作期间要对各县市区的学校、社区等单位进行督查,工作量很大,但陈福春都一一克服。按照规定,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不能有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娱乐场所,陈福春走遍了市区30多所学校,光是文具店里不能销售刮刮卡一项,他就挨家挨户查看,劝说了多家违规经营的店铺接受整改。

    陈福春的女儿陈慎初回忆说,父亲被抽调到温州后,塘下离温州虽然不远,但他却经常在办公室通宵加班,几乎整个月都见不到人。

    2015年3月,温州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评测中,陈福春负责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获得满分,3月中旬陈福春获得温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致力公益事业的“沉默人”

    在工作之外,陈福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牵线搭桥帮助贫困山区学子,尽己所能推动当地村庄文化建设。很多事情外面知之甚少,有受助者甚至还不知道是谁在帮忙他。

    托老师办“私事”,为十位学生助学多年

    3年前,高楼镇枫岭学校的政教处主任廖苹接到了陈福春的电话,说是想托她办件“私事”:“能不能推荐几个学生,我有几位朋友想长期资助他们。”

    廖苹回忆,事情起于文明办到学校的一次调研,在调研会上,她向陈福春介绍了当地办学的难处,有部分学生家庭贫困,学杂费都成问题。可能是这件事情让他有所触动。廖苹说,她随后推荐的两个孩子一个当时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另一个上初一。第二天陈福春就把钱汇了过来。后来连续3年,每个学期这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和人身保险费都准时汇来。廖苹说,因为费用是直接汇到她卡上由她代交。所以这件事,除她之外知道的人很少,“其中一位同学到小学毕业时,还一直以为是我在帮他”。

    记者了解到,除了枫岭学校外,还有宁益、鹿木等地的学校共10名学生长期得到陈福春的帮助。根据家庭具体情况不同,少的每人每学期有600元学杂费,上高中的学生每学期有2000多元。

    不过当记者向陈福春了解这个情况时,他说自己主要是在牵线搭桥。“我的收入不多,前些年孩子还在上大学,父母年纪也大了,要独立资助这十位学生比较困难。”他说,后来他和同事朋友说起来,不少人也想一起参与,于是他帮忙联系牵线搭桥,目前已有20位爱心人士加入,帮助这十余位贫困学子结成对子。

    支持农村文化事业,自掏腰包买书捐赠

    塘下镇八水村有所“孝德学校”,专门在暑期帮助周边村民的孩子学习国学知识。学校创办者,今年80岁的退休教师张国华说,学校的创办和发展,离不开陈福春的帮助。

    “4年前我和陈福春说起办暑期班,他非常支持,说有再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一起克服。”张国华说,村里没有合适的教学场地,陈福春就和村委会成员商议,把村办公楼会议室腾出来。买书籍、学习用品缺乏资金,陈福春先是自己掏腰包买了不少书,又联系了身边有意从事公益的朋友,一起出资帮助。村干部秦声前指着满满一柜子的国学书籍说,这满柜子的书都是前年陈福春和他的朋友出资买的。因为学校办得好,4年前就引起多家媒体的关注,成了村里的招牌。 (下转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在现场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塘下通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铁下手腕抓整治 细化责任促落实
播生命“种子” 筑爱心“大树”
瑞安日报 要闻 00001 播生命“种子” 筑爱心“大树” 2015-7-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