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我市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第二人
其实,真正使陈福春成为“知名人物”,还是因为他于今年7月17日在温州采集造血干细胞救助白血病患者的事迹。从住院准备,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记者一直进行报道。前前后后,感受到他以身作则又默默无闻的性格特点。
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保守秘密长达半年
2013年7月份,陈福春因为一次偶然机会在市红十字会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于救治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意义,当时他立即登记采血入库,成为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4年底,他的血液和一位上海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从那时起,长达半年多的时间,他都对外保守这个秘密。
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卢月丽,她是最早知道这个秘密的人之一。卢月丽说,2014年底,当她打电话告知陈福春,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场同意捐献。
为了救人,陈福春私下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之前他的血压偏高,接近高血压临界值。从2014年底开始,他就调整饮食,以素食为主,坚持了半年多。由于在温州创办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加班过多,陈福春担心自己体质下降,影响捐献效果,他又坚持锻炼身体。当同事们看到他在中午休息的时间跑步,问他怎么了,他总是笑笑,什么也不说。
他眼中的自己
“我的事情是一件小事”
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有偶然性,但陈福春救助他人,蕴含着必然性。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各路媒体纷至沓来,但陈福春仍很低调。他说,在宣传系统工作多年,他接触到了很多爱心群体、志愿者,这既是他的工作,也让他接受了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熏陶。
“人民教师胡小丽、民警叶方,他们为了救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爱心市民吴永安一家五口都签署了遗体捐献协议,非常难得,令人敬佩;还有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崇德书院、万松山茶亭、顺风车等大批公益组织、爱心人士长年默默无闻从事公益事业。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相比之下,我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事。”陈福春对记者说。
7月20日,他被授予“最美瑞安人”荣誉称号。他是我市宣传系统中涌现出的优秀干部,陈福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助他人,成为瑞安第二例,瑞安公务员队伍中首例。
[记者手记]
询问他的业绩,他竟然睡着了
7月17日,陈福春在温州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采集结束后,医生对他说可以在医院多住几天,休息一下。附一医的住院条件不错,病房里可以看到远处的大罗山。但是第二天,陈福春就急着出院了。在收拾行李的时候,记者问他为什么不多休息几天,陈福春轻声对记者说,听说这里病房住院一天要好几百元,虽然这是省红十字会的专项资金,“我身体既然可以,就该早点回家,不能浪费。”
17日下午,记者来到陈福春家中采访,他多次提到自己工作中接触的各种好人好事,而当记者询问他的个人工作业绩时,不知道是累了还是不在意,他没说几句,竟然在沙发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