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爸爸妈妈在电话的那一头、手机里的照片上
留守孩子,渴望亲情渴望更多关爱
■记者 林长凯
学书法、学游泳、打篮球、参加夏令营、跟着爸妈外出旅游……对很多孩子来说,两个月的暑期生活是快乐而丰富的。但对于那些父母在外地打拼的孩子来说,漫长的暑期生活就没那么多姿多彩了。
眼下暑假将近过半,留守孩子的生活怎么样呢?让我们走近两位留守孩子,来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15岁女孩永彩]
3年没见过爸爸妈妈了
学习之余帮奶奶做工艺品
张永彩今年15岁,弟弟14岁,湖岭镇桂峰社区坳后村人。姐弟俩都在湖岭镇中上学,秋季开学后就上初二了。为了上学方便,62岁的奶奶在镇上租了一间房子,照顾他们的生活。
记者见到张永彩时,她正在洗衣服。瘦小的个子,性格比同龄孩子要内向得多。和记者聊天时,她说话小心翼翼,声音非常轻,只有近坐在她身边才能听清她说的话。
张永彩的父母在她8岁时去意大利打工,出国后仅在她12岁时回来过一次。
“爸爸妈妈这么长时间不在身边,你想他们吗?”记者问。张永彩小声地说:“想,想他们时看手机里的照片,或上QQ和他们聊天。”
“她妈每隔三四个月会打电话来问孩子的情况,嘱咐姐弟俩要好好学习,听奶奶的话。”张永彩的奶奶魏定妹说,这两个孩子挺乖的,不上学时都待在家里。
现在国外经济不景气,张永彩的父母在国外的收入除去开支,并没有过多的积蓄,当初出国时欠下的债还未还完,现在家里的开支主要靠爷爷在桂峰养牛、养猪、种田,奶奶在家做工艺品的收入来维持,生活过得比较拮据。平时上学时,张永彩早上5时半就起床,帮奶奶做早饭,然后和弟弟一起吃完早饭再去学校上课。
也许是父母不在身边,姐弟俩都挺懂事的,对吃穿也不挑剔。张永彩一有空还帮着干家务。现在是暑假,张永彩每天早上6时起床,先做暑假作业,吃过早饭后,她就帮奶奶洗衣服。
“奶奶年纪大了,还每天为我和弟弟操劳,很辛苦,我要帮她分担一些。”张永彩低声说。
洗完衣服后,张永彩就回到房间继续做暑假作业,看书。张永彩告诉记者,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里属于中等,特别是英语成绩有些落后,这让她很着急。“我这次英语考得比较差,假期里准备好好复习英语,把基础打得扎实点。”张永彩说。
奶奶为了补贴家用,到一些工艺品厂拿一些简单的工艺品回来加工,张永彩在学习之余也会和奶奶一起做工艺品。“我做熟练后,速度比奶奶要快很多,一个小时做的工艺品要比奶奶多20个左右。”张永彩笑着说。
晚上,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张永彩在房间里看电视或者上网。“我们这里是晚上,意大利是白天,我可以在QQ上跟爸妈聊一会,说说最近的生活、学习情况。”张永彩说,每逢过年过节,看到同学都有父母陪伴在身边,很快乐,她非常羡慕,就会打开QQ空间看妈妈的照片。“这是妈妈出国后留给我的仅有的一张照片,没有爸爸的照片。”张永彩有些难过,说话间泛着一丝泪光。
[10岁男孩阿国]
爱画画还会帮忙下田摘西瓜
盼着爸妈早点回家
阿国(化名)今年10岁,读小学三年级,锦湖街道山南村人。他的爸爸妈妈在河北石家庄做生意,目前他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
记者见到他时,他和外公一起刚从西瓜田里“巡视”回来。身材偏瘦、好动,个性乐观,是阿国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我爸爸妈妈在石家庄做服装生意已经有好多年了,一年只回来一次,我很想他们。”阿国说,放假了,他很想去石家庄看看爸爸妈妈,但是他们太忙了,没去成。“将来长大了就去。”他说。
阿国的外公身体硬朗,平时在田里种一些菜、西瓜等,有时也喜欢去钓鱼。前几天,外公种的西瓜开始采摘,他就和外公外婆一起去田里摘西瓜。
“我喜欢吃外公种的西瓜,又香又甜。”阿国高兴地说,一到瓜地里,外婆会先挑一个甜甜的西瓜给他吃,然后让他坐在田边看着大人们摘西瓜。但是阿国不愿意就这么待着,吃完西瓜就跑到田里帮忙摘西瓜。
“端牢了,慢点走!”看到孩子摘西瓜,外婆连忙停下手中的活,大声叮嘱。“我们知道阿国会把事情做好,但还是会提醒他。”外婆说,毕竟他爸妈不在身边,大家都希望他平平安安、一切顺利。
“我早上起来先出去跑步,跑一圈回来,然后吃早饭、做作业。”阿国说,他一个人认真地做作业,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记下来,然后向隔壁的哥哥请教。下午是自由时间,看书、下棋、画画,天气好时就跟着外公去钓鱼。
阿国喜欢画画,也去培训班学过。下午空闲时,他会坐下来,安心地画上一张。“我喜欢画漫画、人物、花草等,以后再学一些其他的画法。”他说着,给记者展示了他的画作。
在外公外婆眼里,阿国是一个勤快的孩子,会洗碗、洗袜子、收衣服、叠衣服等。“我早上起床后,都是自己叠被子。这些小事情,应该自己完成。”阿国笑着说。
爸妈不在身边,阿国有时会非常思念他们。“想他们时,就给他们打电话、发微信,或者看看他们的照片。”阿国说,再过5个多月,过年了,他们就回来了。
[心理专家]
要让留守孩子感受到
“虽然爸妈不在身边,但他们很爱我”
留守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开,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乏父母的关爱,隔代教育会对他们的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才能调整他们的心理?
81890心理热线辅导老师钱玉琴认为,相对而言,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机会多一些,独立能力强一点。但凡事有利则有弊,特别是从小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以父母应尽量创造条件,与孩子生活在一起。
“如果不得不与孩子分离,弥补的方法就是加强和孩子情感上的联系,要让孩子意识到虽然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但父母很爱我。”钱玉琴说,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经常和孩子沟通,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还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生活细节,这样可以让孩子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心是相通、连在一起的。
钱玉琴说,对孩子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要试着了解父母背后的爱,在电话里尽量主动和父母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学习方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学习,培养兴趣爱好,让父母放心。生活中多和同伴交往,有心事可以找同伴倾诉。
关爱留守孩子
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据最新发布的《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全国6100万留守儿童中,69.2%的留守儿童不知道自己父母在外所从事的工作;有近1794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至2次;有921万孩子一年都没有见过父母。
前段时间,贵州毕节发生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开始着手对留守儿童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段、人数、分布地区等。
实际上,我市社会各界对留守孩子关爱有加。7月中旬,由温州市侨联、瑞安市侨联和温州大学社会工作协会一起举办了温州市侨界留守儿童快乐营,志愿者们在湖岭镇中给100位侨乡留守孩子上了一堂“开心课程”。快乐营活动将持续至8月2日,内容包括国学经典、传统礼仪、手工课、爱国爱乡教育、感恩教育、音乐、武术等,让侨乡留守孩子在这个暑期不再孤独。
由市文明办、市妇联、湖岭镇政府主办的2015“缤纷暑期快乐营”,日前在湖岭镇溪坦村文化礼堂开班。市公安局“萌警官”张勇与市黑眼睛公益发展中心负责人梁锋为孩子们带去青少年安全教育课。据了解,参与“缤纷暑期快乐营”的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举办快乐营是要让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呵护孩子们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湖岭镇宣传委员金洲说。
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关爱留守孩子工作是党委、政府的责任、义务,不但要做,还要做好、真做、实做。“关爱留守儿童的送温暖活动,当然好,但毕竟是短暂的,活动结束后,留守儿童的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位负责人说,关爱留守孩子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