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三单制”管理模式打造“网上红色阵地”
党员活动可“量身定制”
本报讯(记者 金邦寅)“《让党旗在浙江农村基层高高飘扬》已发微信链接,请大家积极转载和收看。”“滨江社区公约已发支部微信群,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不方便缴党费的,直接发红包或微信转账。”昨日,玉海街道微信党支部与往常一样热闹,越来越多的社区(村居)基层党组织尝试用微信开展党建工作。
今年5月,玉海街道建立了一个“网上红色阵地”,吸引580多名党员申请加入。这个“网上红色阵地”即分布在玉海街道各社区(村居)的“微信党支部”,利用网络通讯实时、快捷的优势,认真组织党员开展组织“微生活”活动,随时随地传输党的知识,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也切实解决许多年轻党员在外经商工作,难以及时参与组织生活的问题,提高党建工作效率,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
殿巷社区党总支有130多名党员,其中常年在外的流动党员有5名。而近日,在山东莱州经商的党员王学多却和许多在家的党员一起参加了 “殿巷社区党总支微信群”里开展的“党员学习活动”。
“我们这些在外党员能参加社区里开展的活动,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多亏了这个党员微信群。”王学多说。
实际上,这种效仿“互联网+”思维,因地制宜拓展党建阵地的做法,正是当前我市推行“三单制”管理,着眼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完善党员活动日制度的一个生动实践。
“三单制”如何“量身打造”党员活动日?其中“第一单”是活动主题预设单。在市委确定的书记上党课活动、党员发展、“红色细胞工程”等主题基础上,根据各镇街全年党建工作安排和村居实际、党员需求,给每个月的党员活动日制定主题,坚持“一村一特色、一月一活动”。比如,锦湖街道结合实际,广泛征求村居意见后制订“重温入党誓词”等20个党员活动日特色主题清单,供各村居选择开展。
其次是内容定制单。围绕党员关注的焦点,采取学习辅导与网络互动、座谈讨论与主题党课、经验交流与外出考察、党性教育与文娱活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创造性开展活动。各支部还建立了主题QQ群、微信群,如党员不能实地参加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学习资料、了解活动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25个党支部建立微信、QQ组织生活群,保持与外出流动党员的日常联系。
此外,还有结果公示单。每次活动结束后,在党务公开栏公示党员参与情况。连续6个月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迁入镇街党性教育支部教育整改,情节严重者作为不合格党员予以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