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三宝:
面具、玻璃、小艇
■金春妙
威尼斯最有特色的是三宝:面具、玻璃、小艇。
行走小桥小巷,随处可见的面具给威尼斯增添神秘色彩。金色的、蓝色的、红色的,色彩缤纷;简约的、繁复的,做工各异;绅士的、淑女的、各取所需……每年2月是威尼斯的面具狂欢节,大家戴上面具,一起玩笑狂欢。我在一家面具店停留,拿出手机咔嚓咔嚓给这些面具留影,店主拿出一张插着毛翎的美女面具冲我一笑,那意思我懂了:戴上拍照更美。我拍了几张把面具还给他,说声“Thank you”。他用不太标准的中文冲我说:“谢谢”!
威尼斯出名的是玻璃水晶制品,琳琅满目,引人驻足。穿过一排排面具店,行不多远,是一家手工玻璃制作坊。威尼斯的玻璃手工制作历史悠久。从事玻璃手工制作业20多年的老艺人,熟练地从高温火炉中抽出一根铁棒,铁棒一头贴着一块糖锤样的玻璃,被高温烧得柔软如面团。只见老人左手拿着“铁锤”,右手拿着钳子,麻利地在被高温蒸融的玻璃上随意剪几下,然后在玻璃还没反应过来,水中一沉,再一抽,如火山熔岩喷出,还没流多远就被冰冻。我仔细一看,他手中面团般玻璃早就变成一匹奔驰骏马,马头高昂,马蹄悬在半空,似征战沙场的战马随时待命出征,栩栩如生,我们看呆了。
玻璃成型只是第一道工序,上色后的玻璃摇身一变成为玻璃中的贵族。
来威尼斯,如果不坐小艇,等于没有到过威尼斯。威尼斯城中有大小运河160多条,其中S型的大运河贯通全城,这是威尼斯特有的风景线。
威尼斯城很小,步行就足以走完全城。这里没有大道,也没有车马,交通主要靠小河里的小艇、大河中的水上巴士。整座城市,像点缀在水面的风景,真正的主人是这片或狭长或宽阔的水域。
威尼斯小艇船身狭长,因为威尼斯多胡同,有些小胡同只容许两人并排行走,胡同下就是水道,小艇要在狭窄水道进进出出,不狭长自然过不去。
闪亮的黑色小艇在阳光下透出庄严的美丽,这样的小艇价格自然不菲,一艘小艇等于国内3辆奔驰车的价格,故有“水上法拉利”之称。小艇最多容纳6位乘客。一艘小艇在水上“行走”半小时需180欧元资费,普通百姓不常乘,他们更多的是乘坐水上公交船出行。但公交船只能在水域宽阔的水面开,根本无法进出狭窄的水道。
我们坐在两头尖小艇上,沿岸风光无限:湛蓝的天空、黄色的墙壁、绿色的木窗、黑色的小艇、绿色的水面……交织成色彩浓烈的画面,窗台上的花在眼前擦过,温柔了谁的眼?
小艇穿过叹息桥下,桥上人流如织。据说情侣在这里接吻,便可永葆爱情,天长地久。实际上“叹息”的原意是:囚徒被判监禁,从总督宫押解往地牢,走过此桥时,常会发出一声长叹:自此以后,怕是难见天日了。经过时间的冲刷,悲情的剧目逆袭成狂欢的节日,一如情人节。桥上各种肤色的人群热情地朝小艇里的乘客挥手呼应。真是“我在船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我;小艇装饰了大运河,乘客成了大运河上流动的风景”。无论是谁看谁,都是一幅色彩明丽的油画。
天色渐渐晚了,一抹晚霞映红了天空。美丽的建筑,像是涂上一层红色,游动一天的小艇停泊在码头,随波纹起伏荡漾;橱窗里琳琅满目的玻璃和多姿多彩的面具,在灯光映衬下,更显出威尼斯无尽的神秘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