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税立法有望2017年通过
多套房市民不淡定,购房者观念发生改变
■见习记者 彭丽明
“家里不止一套房,房产税实施后不知道每年要交多少税?”“以后买多套房交的税就会多,很多人肯定就不多买房子了,所以我觉得以后房价可能还会降。”……在市区某中介所里,市民们对房地产税进行激烈的讨论。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其中。专家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获得通过,而这一消息也再度引发了市民对房地产税的热议。
专家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税
据了解,未来的房地产税主体税种由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并而成。收税标准将参照世界通行做法,估算价值100万元的房产可能会每年增加约5000元税负。
对于征收范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施正文认为应该设立一定的免税面积,“免税面积设定为人均60平方米比较合理,这样对于三口之家来说,可以有180平方米不用交税,从而保证了居民第一套住房不用交税。”
对于免征额和税率,目前官方并未释放任何信息。但是,专家建议,对于免征面积,中央可以设定一个最低的标准,在此标准之上,各地免征面积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上浮。
业内人士表示,征收房地产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使房地产市场更沉稳、稳健,使其以后在运行中间减少泡沫,遏制肆无忌惮的炒作,而且对于把空置房调动出来、加入租房市场也会有好处。
房地产税逼近,多套房拥有者不淡定
最新调整过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上周向社会公布,包括房地产税法在内的34项立法任务亮相其中,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正式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 房地产税的逼近,对于名下多套房产的市民来说,的确会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家拆迁后分到两套房,现在租掉了。还有一部分拆迁款,凑凑又买了一套房子现在自己住。如今打算帮孩子买一套婚房,听说马上要征房地产税了,这个房子我们不知道该不该买。”我市一拆迁户表示担忧。在过去的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出现了很多所谓的“拆二代”,再加上自己购置的商品房,不少家庭都拥有三四套房子。
而这些房源一旦纳入不动产登记,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他们再次购房的计划,抑或将这些房产出手,购置大面积的改善房源,这也将拉高市场上二手房的供应量。
向实用型靠拢,市民购房观念发生转变
尽管目前房地产税还未正式出台,但随着这几年我市房地产市场逐渐向理性和稳健发展,如今市民购房观念已悄然发生转变。
据一位从事房地产行业近10年的中介经纪人表示,过去人们买房子偏向大户型,追求气派,地段要位于市中心。但是现在人们购房更加理性化和追求实用性,这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100—130平方米左右的中等户型日渐走俏,这样大小的户型足以满足一个家庭的使用且方便打扫,如若转手也容易卖;二是小区的品质和开发商品牌越来越受到重视,绿化好、带游泳池、有室内运动会所、卫生间带窗、有停车位、实力开发商等等指标已被购房者纳入买房考虑的因素;三是市民对新开发区的楼盘表现出很高的热情,特别是瑞祥新区以及滨海新区。
“相对来说,新区的环境、空气等稍好一些,价格也不算太高,因此我选择了在新区居住。”据了解,新区的基础设施以及优质的物业管理逐渐成为市民购房的首选。上周末,位于滨海新区的新湖广场正式展厅开放,活动现场人山人海,8888元/平方米起的劲爆价格让市民们对该项目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