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坦村的“黄泥路”何时能修好》后续
“黄泥路”修好了!心情也变好了!
■记者 贾洁楠
本报曾报道湖岭镇溪坦村工艺路坑坑洼洼,雨天泥泞,晴天尘飞,溪坦村村民苦不堪言盼修路的情况(详见本报3月26日第六版《溪坦村的“黄泥路”何时能修好》)。如今又到雨季,台风活跃时节,那么部门承诺7月底能完工的工艺路是否能让溪坦村村民安然度过汛期?
从眉头紧锁、怨言不断,到欢声笑语、满口夸赞,溪坦村村民前后的转变引人深思。往往一些工程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一拖再拖,延期又延期,当地百姓怨声载道,民生工程变成了“民怨”工程。湖岭镇政府以及溪坦村村委会用实际行动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与信任,用踏实作风和效率换来了群众的便利。理解与信任从来都是双方的,期盼更多的工程能够像溪坦村的这条路一样按时完工,早日让群众受益。
原先坑坑洼洼的“黄泥路”现在成了平坦大道
记者体验:从泥泞“黄泥路”到平坦水泥路
8月12日下午,记者驱车前往湖岭镇溪坦村。出发不到30分钟,一直阴沉沉的天还是下起了暴雨,记者看看脚上的凉鞋,再想起今年春天到溪坦村工艺路时满路泥泞的情形,不禁心生担忧。
约一个小时,记者便到了溪坦村村口。同样是立着写有“溪坦”石碑的村口,记者眼前的光景与几个月前有着天差地别:原本黄泥裸露、坑坑洼洼的“黄泥路”如今变成了水泥铺就、整洁平坦的大道,目测可容四辆车并排行驶。工艺路贯穿溪坦村,并非一条笔直公路,数月前,由于路非常颠簸,加之路面有许多凸出地面的下水道窨井阻碍通行,记者只能步行通过,这次,记者开车从石碑处一直行驶至维修段的尽头,整段路已经基本施工完毕。
村民:路好了,心情都好了
工艺路道路的两侧便是居民楼,一位妈妈正带着蹒跚学步的孩子在路边玩耍。这位妈妈告诉记者,这条道路修好已经半个月多了。“路是基本已经修好,但是这道路与房子的连接处,这‘最后一步路’还需要再加工。”她指着路沿与房屋的连接处说。记者看到还有约20公分的宽度泥土裸露在外,从道路到房屋,一些人家砌有台阶,一些则没有,因此泥土裸露的宽度都不同。“幸好修好了,不然现在根本不敢带小孩子出来玩,之前坑坑洼洼都是泥,大人走着都要小心,更别说小孩了,现在路从村口通到桥头了,方便了,心情都好了!”年轻妈妈笑着说。
将划停车位 杜绝占道停车
记者发现,当天这段路的车流量不算多,但是由于出口工艺品加工为溪坦村主要产业,道路两侧不乏工艺品加工公司以及小作坊,几乎每个作坊和工厂前都停了汽车、电动小货车……对整条道路的畅通造成一定影响。
“道路修好了,要保证它的畅通才能让道路发挥最大的作用。”关于道路两旁车辆占道阻碍通行的情况,湖岭镇副镇长陈国峰表示,下阶段溪坦村村委会将与交警部门对接,在工艺路划停车位,规范停车,防止占道停车。
鼓励村民自主完成“最后一步路”
据了解,这条贯穿溪坦村的道路属陶金线溪坦段改建工程,包含了路基工程、污水工程、雨水工程、交叉工程、公路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于7月25日竣工。
陈国峰说,该道路贯穿金川林溪两大社区,是两个社区居民出行的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在施工期间给溪坦村村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村民因此不免有些怨言。陶金线溪坦段改建路工程完成后,道路从原来的6米拓宽到现在的12米,使村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减少了道路拥堵,提高了出行效率,看起来也更加整洁。“路修完以后,村民们一改之前的抱怨,对新道路非常满意,也更加理解了我们之前的工作。”陈国峰的语气中透露着些欣慰。
关于连接路沿与房屋的泥土裸露部分,由于每家住户与道路之间的距离不同,高度差也不同,统一施工难度较大,因此溪坦村村委会决定对每户给予相应的资金补助,鼓励村民根据自家情况自主修建,完成“最后一步路”。
[记者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