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
老城小巷
■方 杰
小巷里弄,是城里较窄的街道,是特有的民居形式,代表着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特征。多少个故事,多少个典故,多少位名人,多少个记忆,小巷里弄构成了普通城里人最常见的生活空间,成为城市地方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瑞安是一座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那狭窄而又悠长的小巷里弄,至今与老城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每一条小巷里弄仿佛就是历史的扉页,记载着瑞城岁月轮回的足迹。
带着这份对地方文化的独特感悟,近年来,笔者一次次地穿梭于瑞安老城的小巷里弄,用手中的相机去拍摄记录值得记忆的小巷里弄。据瑞安地名志记载,老城(主要是原城关镇、现玉海街道),共有小巷里弄200多条,市心街、西门街、丰河街、申明亭巷、大沙堤、小沙巷、飞云西路、殿巷、西小街、劳动巷、林宅巷、第一巷、第二巷、第三巷、第四巷、马房巷、红旗巷、柳宅巷、金宅巷等等都值得我们去走走看看。
穿梭风味各异的小巷里弄,总有一种返璞归真的亲切感,令人心情愉悦。在这里时常还能听到小朋友放学路上的欢笑声,自行车的铃铛声,摩托车的马达声,三轮车的喇叭声,推车、挑担子的叫卖声;时而也能看见小巷里弄上空缕缕的炊烟;在暖暖的金秋,时常还能看到大伯大娘们坐在靠椅上一起晒太阳、织毛衣,说着生活琐事;在炎热的夏季,老人们拿着长凳、竹椅在自家门前,怡然自得地坐着乘凉……
瑞安老城的小巷里弄,是那样的古朴、静美、自在,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小说,尘封着瑞城古老的文化和美好的愿望。但在瑞城日新月异的今天,她又是那么的孤寂,在小巷里弄中长大的孩子很少在此成家立业,小巷里弄深处更多的是老人们孤寂的影子,许多空余的老房成了新瑞安人临时的家。有的老房子甚至断垣残壁,已然坍塌。但随着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力度的加强,总有一天,小巷里弄那古朴的民风,那质朴的热情,又会以新的姿态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