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渔网触碰互联网
“华盛”搭电商快车请买家来尝“鲜”
■记者 张苡铭 实习生 林瑞蓉
如果说海上加工船将捕捞到加工时间从50小时缩短到30分钟,那么电商平台及物流则将销售渠道耗时最短缩至24小时……这一项项神奇的数字就诞生自市华盛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盛”)。
如今“触电”的开发区企业比比皆是,但像华盛这样敢于将保鲜困难的干制品搬上互联网的,在我市当属首家。“触电”一年多来,“雏鹰”已不再稚弱,其线上销售机制已经愈加完善。
“海上工厂”抢占电商“鲜”机
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对于水产品来说,恐怕得改为:物以“鲜”为贵。
而要说到“鲜”,恐怕不少人对去年3月26日,华盛“牵手”阿里巴巴打造的“海上第一网——中国海洋渔业互联网启航仪式”印象深刻。那天,“华盛渔加2号”海上加工船率领100艘渔船,撒出第一网,并在30分钟内将新捕捞的鱼虾加工成虾皮制品。
“这标志着华盛正式‘触电’,且同步在天猫开设了旗舰店。”瑞安市华盛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成介绍,公司现有的两座“海上工厂”主要负责丁香鱼、虾皮、海银鱼等主打产品加工,再通过电商快车道送达全国各地消费者手中。
自打响电商第一炮后,华盛凭借“鲜生活”理念收获了8万多名淘宝客户,目前其在淘宝网生鲜类的排名是第120位。
靠着这份实力说话,公司获得了今年“双十一”商家报名资格,并在8月18日完成报名。接下来,公司将积极争取让主打商品在主会场亮相。
“冰袋+顺丰”
锁住“最后一公里”鲜度
上网登录天猫“华盛旗舰店”,网页上方显示的“描述相符”4.9分、“服务态度”4.8分、“物流服务”4.8分的店铺动态评分十分抢眼,均比同行业高出30%多。
而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高评价,华盛费了不少心思。
郑志成说:“干制品在快递运输时最怕变质,公司尝试过五六种保鲜办法,最终决定用‘泡沫箱+冰袋’的包装方式确保水产品送达客户‘最后一公里’的新鲜度。”
这样一套“包装”再加上发送顺丰速运,一般一单快递费要在20元左右。统计下来,快递运送成本往往超出材料成本的三分之一。
据介绍,华盛也曾用过EMS航空件、圆通速递等成本稍低的快递,但顾客反响一般。为更好地满足客户购买体验,公司不惜增加成本,逐步将快递公司统一为顺丰速运,既保证水产品新鲜度,更赢得了客户的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