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因为人性所以温暖
“华建尼龙”用“心”创造发展奇迹
■见习记者 张洵煜
生产单一的产品,却多年稳居全市工业50强之列;占地面积108亩,员工却仅130余人,人均产值超600万元……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一直在创造着发展奇迹。
自2003年成立以来,该公司就专注生产系列高速纺尼龙6切片,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工程塑料、汽车配件、电器工程、塑料等行业,是我市高分子材料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了解其发展背后的故事。
11名工人“管理”1幢大楼1条生产线
走进“华建尼龙”,偌大的厂房几乎见不到人,庞大的机器占据了厂房大部分面积,生产线上只能偶尔看到个别员工巡视的身影,对比其他企业众多员工生产的景象,“华建尼龙”倒显得有些冷清。一问才知,这是高度自动化的成果。据了解,该公司共有三条生产线,一幢大楼有一条生产线,平均每幢大楼仅11名工作人员。
在生产三线,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坐在监视室里,他们观察着电脑上的数据和曲线图,便能轻松全面掌握生产线上的温度、气压、流量、阀门开启等环节。工作人员介绍,该套装置系统购于2009年,耗费1亿多元。高额换来的是高效:如今该系统日产量100多吨,效率是原系统的3倍,且安全性更高,所有关健设备都具有保护联锁装置,确保人员与设备的安全生产。
据了解,自2003年成立以来,“华建尼龙”就高度重视技术创新,通过与中石化巴陵设计院共同研发,成功开发干燥塔、萃取塔、液体阀等装置的关键设备国产化,先后建起一套年产量1万吨的综合利用尼龙6装置,一套年产量3.5万吨的高速纺尼龙6装置,为我国尼龙6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开先河”。
另外,经过近3年的不断摸索,该公司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国际水准的尼龙6聚合化学反应添加剂CD,使尼龙6产品的化学性能更加稳定,物理性能更加可靠,填补了国内该项产品技术的空白。
发明专利打开高端市场
2010年,“华建尼龙”由中高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迈进。如何适应高端市场,使供应于高端面料的尼龙在可纺性能、染色性能上达到更高的标准,成为摆在技术人员面前的难题。
由高级工程师刘平带领的研发团队通过找物质、算剂量,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研发出“生产高性能尼龙6切片添加剂的工艺配方”,并于201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这项发明专利不仅让我们成功迈入高端市场,还令产品附加值提高了5%。”该公司负责人说,有了这项技术,尼龙6切片的染色率达到98%,可纺性达到99%。该项发明专利成功取代进口尼龙,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其优质的性能成为许多客户的不二选择。
该项发明专利还附带衍生出了另一项名为“导热油炉烟气回收装置”的发明专利,于2012年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实现了经营上的节能降耗。“我们利用生产时排出的废弃余热,实现烟造热,将可利用的热水输送至职工宿舍,让员工作为日常用水,此外还用余热产生蒸汽取代煤,实现两方面的循环利用,节省了30多万元的成本投入。”工作人员介绍。
福利企业,残疾员工占30%
走进“华建尼龙”,记者还发现了别样的温暖:楼道间贴有“无障碍楼梯”、“小心慢走”等温馨提示。原来,该企业还是家福利企业,有部分员工是聋哑人士。
据了解,该公司董事长原是瑞安某厂负责人,成立该公司时将原厂的部分残疾人士带至新公司,为他们提供简易、无危险性的岗位。如今,公司共有40来名聋哑人士,占公司总人数30%。
“残疾人士在公司的福利待遇一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发放。”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公司还在细节上照顾残疾人士,如修建残疾人厕所等,为他们生产提供便利,让他们体会家一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