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4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保家卫国上军校 教书育人为后代
——访抗战老兵潘桐、任绍盈

    保家卫国上军校 教书育人为后代

    ——访抗战老兵潘桐、任绍盈

    ■首席记者 林长凯 实习生 谢炳奇 文/图

    在瑞安有这样两位老人,年轻时都是黄埔军校的学员,参与抗日战争,接管日军战俘和山炮。退伍后,他们回到家乡,都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的优秀学生。退休后,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参与组建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为在瑞安的黄埔军校学员服务。他们就是现任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潘桐、副会长任绍盈。日前,他们接受了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们当年“上军校学技能打鬼子保国家”的英勇壮举。

    潘  桐

    参与看管日军战俘

    今年92岁的潘桐个子偏矮,身子硬朗,思路清晰,是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中还健在的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1949年8月,任绍盈所在的部队宣布和平起义,编入共产党的部队。1958年,任绍盈复员回乡教书育人,先后在阁巷区小学、仙降社小、塘下区小学、场桥社小、仙岩中学等学校任教,直到退休。

    “我在学校里一般教政治和数学,学生都很喜欢听我讲的课。”任绍盈笑着说,上政治课时,他还会结合自己在部队的亲身经历进行讲解,很受学生欢迎。因为表现出色,任绍盈于1979年下半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退休后,任绍盈加入了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为在瑞安的黄埔军校学员服务、联谊,目前担任该同学会副会长。除了任绍盈,目前瑞安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员中建在的还有潘桐、庄雪琴、朱珍顺和戴大同等4人。

    任绍盈和会长潘桐一起为生活困难的会员申请生活补助(每月525元),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任绍盈说,现在国家对他们很关心,承认他们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心里非常高兴。

    高中毕业考军校抗日

    潘桐,1925年9月25日出生在莘塍九里汇。1944年,他高中毕业后准备考大学。当时正处于抗日时期,日本人通过温瑞塘河进入瑞安,让瑞安人民深受苦难。为了保家卫国,他和很多热血青年一样,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转而考军校。

    同年,潘桐在丽水碧湖通过黄埔军校的入学考试。很快,他和同学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准备前往成都。途中经过长沙,恰逢第三次长沙会战,他们无法通过,便转移路线前往江西,最后进入位于江西瑞金的黄埔军校三分校学习。期间,潘桐还作为黄埔军校20期学生,在江西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入伍教育。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潘桐与同学一起被派往杭州参与看管日军战俘。当时,杭州周边的日军战俘都被集中在杭州看管,有1000多人,潘桐负责看管其中一部分战俘。“我们对日军战俘的政策还是比较人道的,允许他们回国。”潘桐说,当时为了规范管理,就组织黄埔军校的学员看管。后来,潘桐和战友们还一起把日军战俘送往机场,让他们乘飞机回日本。

    一年后,潘桐跟随部队前往位于成都的军校。由于在杭州工作了一年,等潘桐赶到成都时,20期的学生已经毕业,于是就留在了21期的步兵科学习,直到1948年7月7日毕业。毕业后,他被授予少尉军衔,分配到国民党16军团125师警卫营当参谋,后来担任警卫营副营长兼一连连长。

    军中骄子转业当教师

    1949年12月21日,潘桐所在的部队进行了改编,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潘桐被选送到华东军区军事政治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共产党党史等课程,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识文化水平,也为他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基础。

    1955年5月,潘桐退伍转业到瑞安从事教育事业,并一直干到1986年退休。这期间,潘桐曾5次提出加入共产党的申请,直到1986年12月才获得批准。1987年,在温州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指导下,退休后的潘桐发挥余热,组织成立了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并被选为同学会会长至今。如今,92岁的潘桐还在为同学会的事奔波,今年6月,潘桐等黄埔军校同学通过努力,解决了同学戴大同的生活补助问题。记者采访当天,他还在瑞安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值班。

    任绍盈

    接收日军的侵华弹药

    每当看到关于日军投降的资料,任绍盈总是感慨万千,思绪仿佛一下子回到1945年下半年。当时,他曾参与接收日军战败后留下的弹药。

    考军校当炮兵

    今年93岁的任绍盈,是瓯海区丽岙人(当时属于瑞安),人很瘦,但精神矍铄,生活积极乐观。1940年,温州沦陷后,任绍盈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和另外3个同学一起怀着“打鬼子去”的想法,去黄埔军校设在丽水的考点报名参加考试。

    考上军校后,任绍盈来到设在丽水松阳的训练学校,进行入伍前训练。后来,学校被日军炸毁,任绍盈迫不得已,随学校往设在西安的黄埔军校七分校转移。“因为怕被敌人发现,我们都是夜间走小路前行,白天隐蔽休息。”任绍盈说,路上行军并不顺利,走了1年多才到达西安。

    到西安后,任绍盈参加了学校的分专业考试,考取了难度较大的炮兵科,正式成为黄埔军校19期学生。在炮兵科学了3年,他系统掌握了炮兵知识。1945年,任绍盈毕业不久,日本投降了。他和7个同学被编入国民党第一军第一师炮兵营,负责在郑州接收日军的火炮、弹药。

    任绍盈负责在郑州接收的主要是日军山炮。这些山炮可以拆卸,但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当时刚毕业,专业知识还可以,但军事阅历很浅,接收时心里有点紧张。”任绍盈说,而日军战俘的态度不是很好,不愿意把武器交出来。为此,每次接收山炮,任绍盈都很小心,以平常心对待战俘。“直到接收工作结束,我一直悬着的心才像石头一样,彻底落下了。” 任绍盈笑着说。

    复员回乡当老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五水共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聚焦点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在现场
   第00007版:今日仙降
   第00008版:聚焦点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议事厅
   第00011版:微播报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车周刊
   第00016版:车周刊
保家卫国上军校 教书育人为后代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4 保家卫国上军校 教书育人为后代 2015-8-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