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机构进一步扩容 产品期限日渐丰富
大额存单开卖两月 整体销售不温不火
■记者 项乐茹
大额存单自今年6月上市以来已两月有余,在瑞城发售情况如何?昨日,记者采访了解到,首批大额存单发行以来,目前发行机构主体已扩大至全国102家银行机构,产品期限日渐丰富。但从瑞城的大额存单销售情况看,整体表现不温不火,认购热度一般。
发行主体范围扩容 本土银行机构入选
大额存单是银行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记账式大额存款凭证,利率由银行自主定价。个人投资者门槛为30万元,机构投资人门槛为1000万元,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临门一脚”。 今年6月15日,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核心成员的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9家银行发行首批大额存单,先行发行进入市场。
而除了首批9家银行,目前大额存单的发行主体范围已进一步扩大,加大市场竞争。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扩大大额存单发行主体范围的通知》,大额存单从自律机制核心成员,扩大到基础成员中的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具有同业存单发行经验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及外资银行,机构个数由先前的9家扩大至102家,其中包括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也包括城商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外资银行。记者发现,瑞安本土银行——瑞安农商银行作为基础成员入选。“目前我们正在搭建大额存单的销售系统,预计近期会提出发行申请。”瑞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相比之前的首批大额存单,存单期限结构也更为多元。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发行的第三期大额存单,在第一期的基础上增加了9个月、18个月、2年及3年4个产品期限,共计8款产品期限,进一步丰富客户的选择。
整体销售不温不火 有银行首单尚未出售
大额存单面世至今已经两月有余,它的市场反应如何,是否得到了客户认可?
记者从我市多家银行了解到,大额存单发售以来,市民购买意向并不强烈,总体销售情况不温不火。
“目前我行的大额存单销售比较平稳。”建行瑞安支行个金部经理李秀慧告诉记者,目前该行发布的大额存单产品期限为3个月到3年,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40%。“和发行初期相比,受近期股市波动较大的影响,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带动了部分客户转移过来,但总体上不算火爆。”她说。
农行瑞安支行相关人士也表示,该行目前大额存单的认购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占整个存款总额的比例并不大,其中以个人客户认购为主。“对于投资者来说,大额存单还属于刚推出来的新事物,还需要时间认识接受,而且之前推出的时候股市比较火,资金还都在股市里,也有部分客户已经购买了定期产品,分流了大额存单的份额。”该工作人员认为,到年底的时候,不少客户定期存款到期后,后期大额存款的销售情况可能会有所提升。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也有银行尚未销售大额存单。我市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该行在温州地区还没有发售出首单,包括瑞安也尚未售出。
收益率吸引力低 转让机制还未实施
为何大额存单目前并不受市场青睐?
业内人士分析,从收益上看,目前各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仍为基准利率上浮40%,在央行6月底降息前,一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为3.15%。而在央行降息后,一年期产品收益率为2.8%。而近期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左右,余额宝等互联网货币基金目前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在3%以上。因此大额存单在收益率方面并不具有优势,追求投资收益的“中国大妈”们更是不买账。
更重要的是,大额存单的亮点之一,可转让功能并未完全实现,二级市场并未建立,即如果提前支取仅能获得活期存款的利率,这无疑使得大额存单的吸引力再度下降。
对此,银行人士指出,目前,大额存单所扮演的角色是银行资管产品线的补充者而非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者,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或将继续维持在低位。但是总中长期市场来看,大额存单的推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有序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未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大额存单产品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