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2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报国恨家仇 打仗从不怕死
——访抗战老兵陈福田

    为报国恨家仇 打仗从不怕死

    ——访抗战老兵陈福田

    ■记者 缪星象 实习生 池文静

    8月27日的午后,在市区周岙小区宽敞明亮的家里,87岁的陈福田老人坐在椅子上。70年前,这位老人在山东老家从军抗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如今,他的胸前还挂着军功章,他的肩膀里还有弹片,他的腰杆儿仍然挺得直直的, 他用浓重的山东口音,向记者讲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岁月。

    从小崇拜八路军  铁道游击队是他“同乡”

    陈福田属龙,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临城县第八区蒋集乡黄埠庄村(现属微山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是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那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到七八岁了,三兄弟还只有一条裤子。

    当时的山东是日军的“势力范围”,陈福田很小的时候就见过日本人在当地耀武扬威,当地群众对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陈福田十来岁时,临城出现了著名的抗日武装力量——铁道游击队,游击队的驻地就在黄埠庄村。1941年,铁道游击队大队长洪振海带队抗击日伪军,就牺牲在村里。继任的队长刘金山也常到黄埠庄村来,战士们和村民们一起劳动、生活,宣传抗日。

    那时候调皮的陈福田常和同村的孩子们一起跟在刘金山的身后闹着玩,刘金山就教孩子们唱歌:“春天里那个百花竞开放,日本鬼子进攻咱好地方;鲁南的老百姓上战场,保卫父母兄弟姐妹和儿郎……”有一次,刘金山见陈福田家里太穷,就把自己的裤子送给了他。陈福田说,这是他生平第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裤子,当时他就对游击队、八路军非常崇拜,渴望加入党的队伍。

    17岁参军抗击日军  父亲被残酷杀害

    1944年,16岁的陈福田报名参军,但因年纪过小,未能如愿。1945年元旦一过,他又去报名参军,成为临城县独立营的一名通信兵。临城县独立营前身是临城游击大队,部队条件非常艰苦。他背的是一支土枪,战斗前可以分到三颗子弹,子弹打完了,要把弹壳留着,凭这个再去领子弹。这已经算不错了,有的战士连枪都没有,只能拿着大刀上战场。

    这样的装备很难与敌人正面对抗,战士们会把玉米秆掰成小段,塞在子弹袋里,看起来弹药充足,以此迷惑敌人。这也是困难条件下我军发明的“空城计”,还真能吓跑一些伪军。独立营还很擅长夜战,遇到小股日军,白天和他们周旋,夜晚主动攻击,常能取得不错的战果。陈福田是独立营里年纪最小的战士,胆子大、做事灵活,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八路”。

    不断壮大的抗日武装成为日伪军的眼中钉。黄埠庄村里,陈福田这一批参军抗日的共有七人,这个村子遭到了日伪军的疯狂报复。陈福田的父亲是村长,被伪军活埋杀害,同时遇害的还有一位村里的老师,和一位党的干部。

    为报仇扛炸药包上阵  连长牺牲自己救下他

    国恨家仇让陈福田无比愤怒,他申请加入了特务连,承担攻坚任务。一次,部队攻打日军一座炮楼,炮楼坚固,我军久攻不下。陈福田扛起炸药包要冲过去炸,连长实在舍不得这个才十几岁的“小八路”,就命令他撤下,自己扛着炸药包冲上去。日军的炮楼被炸飞了,但连长也牺牲了,连长用自己的命换了他的命。

    “自那以后,我打仗从来没有怕过。”陈福田说,“战斗还没开打的时候会怕,因为不知道敌人在哪儿,等枪声一响我心里就踏实了,知道敌人在哪儿,一个连一个班摸一个地方,该往哪儿打就往哪儿打,没有人怕死。”此后,陈福田又参加了夜袭临城的战役,包围日军整整一夜,日军的掷弹筒轰轰打过来,他都没有怕过。

    抗战胜利后,临城独立营改编,陈福田进入鲁南军区三分区十九团任六连战士、班长,1946年期间,因战斗勇敢他相继荣立三等功三次。1947年他参加孟良崮战役,大腿被打穿,休息了几天就又上战场。1948年,他参加淮海战役,又荣立三等功一次,在战争最艰难的时候,长途行军,补给断绝,三四天没有一口吃的,身边的战士走着走着就倒了下去,但陈福田依然坚强地挺了过来。

    陈福田离死神最近的一刻,发生在1949年的渡江战役之中。当时他担任解放军35军103师309团二营通讯班班长。4月,35军负责攻打位于南京西北部的浦口,当时他和部队的指导员一前一后向前冲,一枚炮弹落在了他的身后爆炸,指导员胸前中了弹片,当场牺牲;陈福田的背部也被弹片击中,拉出一条20多厘米长的伤口,他当场晕死过去。身受重伤的陈福田,在床上躺了一个月,荣获渡江战役三等功一次。

    扎根瑞安搞建设

    四世同堂享晚年

    伤愈之后,陈福田随军南下,参与了解放厦门的战役。1950年1月,陈福田任温州军分区教导队区副队长、队长,洞头岛全面解放后陈福田任瑞安县兵役局助理员。1955年,陈福田在瑞安结婚,从此扎根瑞安。1958年8月转业,历任瑞安县综合糖厂车间书记,县工业局秘书股长,县机床厂车间书记,县供电局莘塍所长、办公室主任等,至1987年7月离休。

    陈福田和妻子育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现有孙辈七人,重孙辈三人,四世同堂,家庭和乐。这位抗战老兵很少和家人说起当年战场上的经历,直到现在,他的背上还有一条20多厘米长的伤疤,肩膀里还有一块拇指大小的弹片,夏天也不能睡凉席,要用棉被垫着,每当阴雨天会隐隐作痛。他说,和那些牺牲在战场的战友们相比,他算是非常幸运了。

    这些年来,陈福田老人身体一直很好。他心态开朗,身材魁梧,虽然已经是耄耋老人,却仍然有当年部队战士的英姿。他的军功章、纪念章等有三十多枚,被家人悉心保存,尽管已经年代久远,但每一枚都很亮。陈福田的儿子陈勇说,这是父亲的荣誉,更是全家的骄傲,是传家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在现场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聚焦点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广 告
   第00012版:云江潮
   第00013版:广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为报国恨家仇 打仗从不怕死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2 为报国恨家仇 打仗从不怕死 2015-9-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