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提效率 优化营销促发展
东威塑胶:依靠“科技+营销”两条腿走路
我市被誉为“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然而近年全国塑料薄膜产能不断增加,不少塑胶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作为我市塑料薄膜龙头企业,东威塑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威塑胶)坚守实业,通过持续技术提升与调整销售结构,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只有将自己的定位明确,走自己特色的发展路线,着眼眼前,放眼未来,才能获得更大的提升空间。”东威塑胶相关负责人表示,依靠“科技+营销”两条腿走路,东威塑胶迎来了“华丽转身”。
“机器换人”换出新气象
在东威塑胶生产车间,安装有1条日本引进的薄膜生产线、1条德国引进的薄膜生产线与3条台湾压延薄膜生产线。在车间内除了听到轰鸣的机器声,生产线上只能偶尔看到个别工人在巡视。
“这几条生产线都是24小时全自动生产,除了在工序衔接与包装工序需要几名工人外,车间的所有操作与控制都是在一间控制室内进行。”现场负责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制模车间内一条长达500米的生产线,只需4至5名工人负责操作,其他的工作全部交由机器,偌大的车间内,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
近年来,东威塑胶不断加大“机器换人”的转型步伐,目前各条生产线的技术含量都属世界领先。而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升,也带来了市场知名度与产品美誉度的提升,确保了东威塑胶在规模、质量、品牌、市场、信誉等方面走在同行业前列。
“人员减少了,但生产效率却提高了!”据现场负责人介绍,每条生产线成本约1.5亿元,但年产量可以超过6万吨,前期高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员工的大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机器换人’不但实现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升,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机器换人”带来的改变,东威塑胶的员工感受最深。当班的工人表示,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强度有了质的改善。
优化营销造就“硬招牌”
如今的塑胶行业竞争十分激烈,薄膜产能趋于过剩,但危机也意味着商机,许多落后的产能逐渐淘汰,塑胶行业的产业结构也得以调整。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下,东威塑胶正是依靠现代化设备与可靠的产品质量,销售量相比去年不降反升。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单单要打好‘科技战’,让企业的基石更加稳固,还应该打好‘营销战’。”同时,由于薄膜运输成本过高,东威塑胶也开始转变销售结构,扩大本地市场,以减少运输成本,扩大区域影响力。
在东威塑胶的成品仓库里,对方一批批等待发货的薄膜产品,从这些成品的标签上可以看到,这些成品大多都是运往温州各个片区的,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本地市场也成为了他们重要的销售市场之一。
“目前,东威塑胶的产品主要销售到福建、江西、广州等地区。”据负责人介绍,去年,东威塑胶在温州地区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15%,而今年这个数字已经提高到了30%,翻了整整1倍。
产品要包装,企业也同样需要包装,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谙熟其中的道理。东威塑胶也不例外。
近年来,该企业树立品牌竞争观念,高度重视品牌建设,精心实施品牌战略,持续加快品牌建设步伐,以质量诚信夯实品牌基础,以市场营销强化品牌实力。
“道德、诚信,是立身之本,也是立企之本。”这是东威塑胶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就是以科技含量高、优质适价的产品及良好的服务,东威塑胶赢得了客户,从而成就企业的硬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