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的一大尴尬
■周坚建
进水容易放水难,“方便”不是找不到厕所,就是要钱。这是旅欧途中的一大尴尬。
导游设身处地,每当大巴进高速服务区时,就使劲吆喝,马上下去“方便”,这是免费厕所!于是旅友们排成长长的一行列队,男女各就各位;男的利索,走的快,“思想解放”的女同胞就管不了那么多,进了男厕所,关门大吉,也就凑合了。
进徳国方向,是非要钱不可的。在归途中,停车小歇,当大家涌入厕所出来后,个个心照不宣,嗤嗤地笑出声来,原来是守门人不知开小差去哪儿了,满车50人谁也没往铁灌子丢钱。想想中国老早就取消了收费规定;在这里放一次水,却要给一欧元,实在难以善罢心甘。
如进市中心、旅游点,急了进厕所,你非得买一杯咖啡或一个冰淇淋,才给放行。那天在摩纳哥城逛街,饿了去一间饭馆,小孙女先小便,我们看饭菜不中意想走,女堂倌跟着要索0.5欧元的如厕钱,给了后方让出来。
欧洲人客气,但小气没商量!周游列国,15天走了9国,唯一一次在巿中心找到厕所既免费又高档的是卢森堡;清洁不用说,洁具贼亮,座位宽敞,洗手液、卫生纸、冷热水齐备。卢森堡人均国民收入为世界之最,如此大方也许与该国富裕有关系,但也不尽然,富的不少,只能说是其人性化有差别。
我意外还发现与欧洲人肾功能健全程度似有关系。肾功能好,小便不会频繁,忍耐性强些,故市政设施考虑少盖厕所,多搞花园。也许是我臆想,举例或许可以说明点原委。
我从北京出关是乘中囯国际航空公司航班的,座位往里紧挨的是一对70开外的老外夫妇。我们坐的是前排,与机上洗手间靠近,10多小时的飞行,我起码去了3次,但那老头仅离座去了一次,而老太不是翻阅报刊,就是看座位上的电视。我是坐外头的,怕她出来不方便,几次缩紧膝盖,但她始终没挪动半步。
无独有偶。回国机上邻座又是一名外国女子,年龄不大,10多小时也没起来一下。难道欧洲人只进水不放水的吗?至少可说明其肾功能不弱。
由此看来,欧洲人看轻厕所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