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池停止开放,孩子游泳怎么办
市游泳馆:淡季来临,此举主要为了“节流”
■记者 贾洁楠
近日,市民“jenny”去市游泳馆游泳时看到了这样的通知:9月1日起,训练池停止对外开放。让她不解的是,市游泳馆应该是对全市市民开放的公益性锻炼场所,而训练池是供初学者练习用的,关闭训练池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训练池关闭,大小泳客同在一池
“开学了,想着游泳馆人也会减少,因此准备带孩子去市游泳馆游泳锻炼,但是前几天去游泳馆却看到了训练池停止对外开放的通知。市游泳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应该是对全市市民开放的,包括训练池。关闭了训练池,身材不高又没有完全学会游泳的孩子应该在哪里游泳?”网友jenny通过《瑞网议事厅》向体育局提问。
9月5日,记者来到市游泳馆。当天恰逢节假日,因此泳客较多。游完泳在休息的泳客、等待孩子的家长们、游完泳出来的孩子们基本占据了大厅。在大厅的LED屏上,记者看到了网友所说的通知。通知告知9月1日起市游泳馆开始实行非夏季的开放时间,并说明训练池也将停止对外开放。
进入游泳场馆后,记者发现训练池区灯没亮,池里没人下水。而大池里游泳的人不少,其中不乏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游泳的,而这些孩子的游泳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孩子水性较好,可以独立游泳并且坚持较长时间,有的则需要家长拖扶着才敢下水往前游,还有的双手还戴着可以增加浮力的“手臂圈”。
训练池为何不开放
记者了解到,之前训练池一直是开放的。现在为何不对外开放了?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市游泳馆副馆长薛立琴。薛立琴表示,市游泳馆的职能不仅仅是作为公益事业单位对全市市民开放,也承担着培养游泳运动员、向上输送人才的职能。“为了满足夏天游泳高峰季,我馆开放了训练池,将运动员们转移至瑞安其他的游泳馆训练,现在气温水温都在下降,水温恒定的市游泳馆更适合作为训练场所,现在每天的17:00至19:00都是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薛立琴向记者解释道。
游泳运动的季节性是市游泳馆训练池不对外开放的另一原因。据薛立琴介绍,在夏季市游泳馆每天可接待约1000名泳客,最多的时候可达近1500名。而据去年统计数据,淡季每天仅能接待300人左右。因此馆方认为,现在即将入秋,游泳馆也将迎来淡季,如果继续开放训练池,其资源利用率会非常低。薛立琴说:“光拿安全措施来讲,训练池需要配3个救生员,2班轮换,则需要6名救生员。”
小泳客的安全如何保障
经常带孩子去市游泳馆游泳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孩子会游泳,但如果训练池开放都会去训练池游,他认为在训练池,孩子可以站得住,让人觉得更安全放心。
据了解,训练池的深度为0.8米至1.1米,大池的深度则为1.2米至1.4米。“如果说家长对安全有担忧,那么许多孩子在训练池也是站不住的,不一定训练池就安全。”薛立琴说,一般孩子学习游泳前都会先学习踩水,因此对于会游泳的孩子,基本不必担心其因为在池子中站不住而发生危险。而不会游泳或者较为生疏的小泳客,薛立琴建议家长将其交给专业的教练员学习,因为游泳是4个高危运动项目之一,家长最好不要自己教学。
另外,为了保证泳客安全,市游泳馆的广播每30分钟就会播放一次游泳注意事项,如果池边的救生员发现池中有生疏的泳客,也会提醒其注意安全,尽量在浅水区活动。
市游泳馆:“开源节流”保质量
网友“jenny”建议:市游泳馆的训练池可以错时开放,如周末用于训练教学,工作日对外开放。
对于网友所提的“错时开放”建议,薛立琴否定了其可行性。“我们也承认训练池开放是有需求的,但据我馆估量,淡季这个需求非常小,而如果要满足这个需求,需要投入的成本却很大,”薛立琴无奈地说,“虽然开放可以错时,但是我们人力的成本却不会减半。”
薛立琴表示,市游泳馆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需自负盈亏,市游泳馆利用夏季的收入支撑淡季的支出,但是在淡季也需要平衡开支,这样既“开源”又“节流”,市游泳馆才能在全年为市民提供同样优良的游泳环境与服务,希望市民们多多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