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逼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推进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莘塍打响“三改一拆”攻坚战
超额完成“百日攻坚”行动任务,完成年度任务量的四分之三
■记者 金汝 钱枫枫 通讯员 林明铎
违章建筑与城镇规划和形象格格不入,更埋下不少安全隐患。能否破除这些顽疾,考量的是政府的决心和行动。
今年以来,莘塍街道再次吹响“三改一拆”的号角,立足发动自拆、腾出空间、惠及民生原则,拆改建同步推进,打一场环境综合整治的大会战。
记者昨日从莘塍街道获悉,今年我市下达给该街道的任务是完成拆除违法建筑25万平方米,其中“百日攻坚”期间完成拆违任务17.5万平方米。截至目前,该街道已累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76%,并超额完成“百日攻坚”任务。
拆违控违
对违章建筑
坚决说“不”
莘塍工业经济发达,现有鞋类、服装业、塑料、高分子合成材料、机械五金、汽摩配等六大行业。近年来,随着瑞安主城区东扩战略的实施,莘塍街道经济社会蓬勃发展,城镇化脚步不断加快。
然而,与城镇化进程极不协调的是,违章建筑如同牛皮癣般,给莘塍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蒙灰。
眼下,土地要素是制约莘塍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许多企业、村民为了一己私欲,违章搭建棚屋、出租房。这些违章建筑如毒瘤、蚁穴,成为滋生安全事件的温床。今年1月12日东新工业园区一违章简易棚发生火灾,4月17日营新村一违章养殖场发生火灾……一桩桩血的教训让人深思、警醒。
近年来,莘塍全力打响“三改一拆”战役,去年完成拆除违章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任务。这个数字被延续到今年。
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波说:“城镇化过程必然伴随着‘阵痛’,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必须打赢‘三改一拆’这场攻坚战。经过近年来大力拆违,现在剩下的违章建筑基本上是‘硬骨头’。因此必须以铁的决心,采取铁的措施,对重点区块克难攻坚,不折不扣地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今年,该街道将“三改一拆”与“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工程建设、“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低效土地二次利用等重点工作相结合,制定《2015年度莘塍街道拆违任务分解表》,做到拆违时间明确、责任单位明确、项目对接明确,严格控制新违章,加快拆除存量违章,遏制违法建筑蔓延。
对已成“过街老鼠”的违章建筑,莘塍做到应拆尽拆,尤其是对群众反映强烈、面积特别大、影响恶劣的违章建筑,采取“零容忍”态度。
拔钉清障,啃下“硬骨头”
这几天,董七村干部正在张罗10月初菜市场改造提升的事。董七菜市场原来属于临时用地,建成已有三四十年,面积1200平方米。由于建成时间久远,菜场内设施简陋,环境脏乱。改造提升董七菜市场摆上街道和村干部的议事日程。
一个月前,莘塍街道组织拆除菜市场地上违章建筑。村党支部书记谢权洪介绍,今年10月初正式动工改造,预计工期2个月,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新菜场面积将增加到2000平方米左右,摊位数从原来的100多个增加到180多个。
莘塍街道城建办主任邵清孺介绍,今年该街道“三改一拆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抓好菜市场改造提升、市重点拆改项目(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莘塍区块、交通治堵、五河联治等内容。
目前,莘塍中心菜市场手续审批进展顺利,已完成建设用地内原家用电器厂、原莘塍供销社等企业的产权过户手续,南垟村菜市场搬迁手续已经办结,华表菜市场在建;上村104国道线原塑料市场的拆改工作已同市“三改一拆”办公室对接,现已制定初步拆改方案;东新公路沿线改造项目已完成对富周路、东二路两侧企业违法占用消防通道、人行道的整治;5月份,对市重点拆改项目(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莘塍区块的违章厂房开展地毯式排查,发放限拆通知书。
“三改一拆”是一场全街道的战役,必须将多股力量拧成一股绳。该街道要求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村(居)干部对自家的违章建筑要先行拆、带头拆,同时给“违建”业主算经济账、环保账,动员业主主动拆、尽快拆。
上村村与垟底村交界处原本有大量违章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厂房、出租房密集,部分建筑物间距只有一二米,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这些危害公共安全、损害公共利益、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莘塍街道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工作人员发动村“两委”成员,到“违建”业主家中做说服工作,尤其对搭建违章建筑的村干部家属、村干部,要求带头拆违,否则坚决依法强制拆除。
在街道和村干部的相互配合下,这块“硬骨头”被一点点啃下。今年初,上村村“两委”主动组织拆违,一天时间内拆除完毕。
在严打违章建筑的同时,莘塍街道采取柔性执法,通过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积极引导违章建筑业主主动拆违。今年5月,仙甲季河和周田沥沿岸违章建筑业主主动加入拆违行列,掀起一轮自拆热潮。目前,仙甲季河强镇桥至黄大桥段沿岸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已经拆除,周田沥沿岸拆除违章建筑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
该街道对违章建筑“打早、打小、打苗头”,坚持“一周一巡查、一旬一拆除、一月一例会”制度,做到发现一处拆除一处。据悉,今年以来,该街道组织大型联合执法行动20多次,拆除违章建筑面积近19万平方米,拆除了一批大型违章建筑和顶风搭建的违章建筑。
拆旧建新,“脏乱差”换新貌
如何充分利用拆违后腾出的空间,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三改一拆’,拆不是目的,关键是拆了要用起来;改要改出好形象、改出成效,促进城镇发展,提升百姓生活品质。”该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说。
市重点拆改项目(东新产城融合示范带)莘塍区块的违章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去年,莘塍街道组织2次大规模联合执法行动,引导企业主拆除违章建筑7.2万平方米。今年,该街道对周边团块的违章建筑“亮剑”,向团块内38家企业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下一步将以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为突破口,向市政府争取政策,在该地块落实大型公建项目。
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三改一拆”成为环境净化的推手。
9月17日,温州电视台《新政聚焦》栏目曝光莘塍街道黄家浃河水环境治理问题。莘塍街道迅速行动,到现场勘查,并于9月26日在黄家浃河沿岸开展拆违行动,拆除企业私自搭建的厂房以及村民临时搭建的堆放点。下一步,该街道计划将这片空地打造成一座河边公园。
莘塍沥东新工业园段岸边有许多企业。建厂房时,一些企业在莘塍沥边搭建临时施工用房,完工后废弃,形成一条长200多米、宽近3米的长廊,影响美观。
今年,莘塍街道动员企业拆除废弃施工用房。在瑞安市吉尔康鞋业有限公司旁边,昔日的施工用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绿化带。工人李女士说,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红绿相间的花草,环境好转了,上班的心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