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回家
■刘海彬
趁着国庆节假期,我决定回家看望父母。为了多些时间陪伴年迈的父母,30晚上完班,我便驾着车趁着夜色开始了远行。
父母非常担心我的行车安全,每隔一段时间就打来电话,询问到哪里了?在听到我那熟悉的声音后,便匆匆挂断电话。
我是个路痴,原本可以在次日11时前到家的我,却因开错了路多走了3小时,父母将饭菜热了一次又一次后,我终于在14时,回到老家。热腾腾的饭、满桌的菜、父母的笑容。让我感受到家的温馨。
儿子今年上高三,吃过饭后,就不见儿子踪影。于是,我来到儿子的房间,见儿子正在看书,墙上贴有,“今天的努力,明天的实力”的座右铭。半年时间不见,发现儿子懂事多了,原想鼓励一番,看来没必要了。
父母很少到外面看看,在休整一天时间后,我便带着家人到县城附近一家生态农业园逛逛。
“这果树长得真奇怪,不像一棵树,也没有叶子,却结出了水果。”
“爸,您还是第一次见到吧!这是火龙果,原产于台湾,现在,家门口也能吃到这种水果。”于是,我买了几个分给家人品尝。
“遍地的郁金香、波斯菊、鸡冠花,五颜六色、竞相绽放。”母亲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第一次见到如此美景。我反复交代儿子,一定要将母亲的笑容拍下来。
我曾无数次告诉父母,希望他们好好享受生活,不需要再劳作,可父母就是闲不住。在家的这几天,我再一次看到了父母的勤劳。
那天下午,我们在闲聊。父亲觉得手上不动一下,挺不自在。于是,抱来竹子的枝叶说,“我们一起扎笤帚吧!”
父亲说:“老年人需要多活动,现在干不了重活,做做这个还是可以的,好多人要买,既方便了别人,又可以赚钱。你们年轻人生活压力大,我们尽可能不增加你们的负担。”望着父亲,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回瑞安前一天下午,母亲又开始忙碌了。
“儿呀,瑞安生活成本高,家里的蔬菜多带一些,反正在那边要花钱买,家里又吃不完。”母亲说。
母亲到菜地里挖了凉薯,扯了许多豆荚,还摘了辣椒、扁豆等。全都放在车上,母亲见没装满,于是,又抱了一个冬瓜,两个南瓜,把整个后备箱装满。她还叮嘱我,要将瓜果分给同事吃。
晚上,母亲又为我宰杀了一只土鸡带回瑞安。
在回家路上,儿子趁着课间间隙,向我发了一条短信,“祝爸爸一路顺风!”我感觉幸福无比。
想着父母那渴望与子女团聚的眼神、望着父母渐渐老去背影。我想:一定要多回老家看看,要珍惜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
微信公号“人文瑞安”,扫一扫,加关注。欢迎来稿:30667472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