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天扶起6次,
瘫痪公公从没长过褥疮
好媳妇姜土姬:
这是儿媳应该做的
姜土姬喂公公吃点心

    每天扶起6次,

    瘫痪公公从没长过褥疮

    好媳妇姜土姬:

    这是儿媳应该做的

    ■记者 陈绵绵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在瘫痪老人孟圣聪的病床前,却守候着一位随传随到的好儿媳——姜土姬。悉心服侍公公四年如一日,姜土姬的孝顺不仅感动了家人,也让左邻右舍交口称赞。

    婆婆去世公公瘫痪在床

    姜土姬今年44岁,是塘下新溪村人。溪新村是塘下办事处辖区的移民村,1999年我市建设珊溪水库时,他们一家便移居到此。公公孟圣聪今年83岁,育有两儿一女。移居新溪村时,孟圣聪给两个儿子各盖了1间房,他与老伴轮流居住在儿子家中。

    十多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孟圣聪双腿骨折,落下腿脚不便的毛病。十年前,孟圣聪的老伴去世,四年前,他因腿疾发作瘫痪在床。孟圣聪的女儿已60多岁了,自己身体也不好,只能勉强照顾自己;大儿子至今没娶媳妇;姜土姬与丈夫育有两个女儿,家庭经济拮据,依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公公瘫痪之后,家里的负担更重了。为了能多赚点钱,姜土姬的丈夫跟随包工头做起了建筑工,长期在外,姜土姬不得不放弃打工,一边照顾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一边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

    悉心照顾公公邻里传佳话

    每天早上6时,别人还在睡梦中,姜土姬便要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买菜、做饭、喂公公吃饭、收拾;临近中午,又要开始烧菜、做饭,喂公公吃饭,收拾房间,给公公擦身洗澡、换洗衣服,准备晚餐……

    “家务事特别多,一眨眼一天就过去了。”瘫痪的公公身边离不开人,姜土姬说,四年来,她几乎都待在家里,最远的一次出门也就是到塘下集镇逛一圈,这还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

    为了避免长期卧床的公公生褥疮,姜土姬隔几个小时要将公公扶起在床边坐上半小时,再将他放平坦,每天要重复6次。也因为这样细心的照料,公公从没长过褥疮。

    姜土姬照顾卧床公公四年如一日的事情在新溪村家喻户晓。记者来采访时,不少邻里纷纷前来夸赞:“真是个好儿媳,这么照顾瘫痪的公公,连亲生女儿也难做到。”

    杨先生夫妻俩租住在姜土姬家已有9年,姜土姬照顾公公的事迹夫妻俩都看在眼里,他们说:“她丈夫在外打工,不常在家,全是这媳妇一人照顾公公,很不容易,也让我们很感动。”

    “作为儿媳,这是我应该做的”

    一个女人,要照顾两个女儿,又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忙起来的时候难免力不从心,遇到的困难肯定比一般人多。“照顾公公这么多年,有感觉累的时候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姜土姬一脸平淡,她说:“作为儿媳妇,这是我应该做的。”说着,她又庆幸道:“幸好我个头大,我公公150斤的体重,一般人还扶不动咧。”

    姜土姬坦言,最让她忧心的是公公偶尔会生些感冒、发烧的小毛病,不能去看医生,只能将医生请到家里看病、挂盐水。“瘫痪在床已经够苦了,只能祈祷他不要再受病痛折磨。”姜土姬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百姓事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微播报
   第00006版:榕树潭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远望角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乐周刊
   第00015版:乐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彭萍萍:因为喜欢,所以坚持
好媳妇姜土姬:
这是儿媳应该做的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新塘下 00008 好媳妇姜土姬:
这是儿媳应该做的
2015-10-1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