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巾帼英雄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
——访3位市“十佳女性”

    操一口流利的瑞安话,今年43岁的廖雪燕籍贯广西柳州,1990年嫁到湖岭镇亦垟村,成为“瑞安媳妇”,现任亦垟村党支部委员和财务监督主任以及村计生员。

    刚来亦垟村之时,廖雪燕努力学习瑞安话,克服语言关。就是这样一名“瑞安媳妇”,从2002年起,廖雪燕开始进入村“两委”班子,虽然学历不高,但她认真好学,边做边学,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做好村“两委”工作,特别是亦垟村的“孝文化”已成为湖岭一大特色、我市一大亮点。

    2012年,廖雪燕征得村干部同意,在村孝德讲堂开讲《弟子规》等传统文化。

    然而,刚开设孝德讲堂时,村民因为廖雪燕只有高中文化程度,又不是专业教师,都不看好孝德讲堂。廖雪燕没有泄气,自己报名学习传统文化,每天坚持看传统文化讲座,朗读《弟子规》。

    “端身正立,脚踏实地……”在亦垟村孝德讲堂内,在廖雪燕的督促下,孩子们挺直身板,双手放到两边,开始诵读《弟子规》。廖雪燕先给大家讲解了“孝”字的含义,再用简单通俗的例子给孩子们讲解孝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近年来,在亦垟村孝德讲堂内,时常见到上述廖雪燕为孩子讲课的场景。“效果特别好,孩子们特别听话懂事,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村民都这样说。

    正当亦垟村的孝文化工作日趋成熟之时,廖雪燕接到了一个噩耗。2013年4月,丈夫因生病从外地返乡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是晚期肺癌。医生告诉她,癌细胞已经扩散,丈夫连手术的机会都没有了。“事已至此,我一定要挺住,既要照顾好丈夫,也要做孩子的坚强后盾,不能轻易倒下。”廖雪燕当时虽无法接受事实,但是她心里明白,也做了最坏的打算。

    当时也正值美丽乡村现场会即将召开,为了加大美丽乡村宣传力度,镇里领导要求村里设计美丽乡村宣传小册和孝文化宣传小册。但村“两委”班子只有廖雪燕会做台账,她毅然接下了任务。期间,廖雪燕一直坚持照顾丈夫,强忍住泪水,在现场会召开之前完成美丽乡村和孝文化宣传小册制作任务。

    如今,孝文化已经成了亦垟村的一张名片,而“孝德”也弥漫在村子的每个角落,亦垟村也成为我市孝文化工作的良好样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巾帼英雄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

    ——访3位市“十佳女性”

    ■首席记者 严小章

    日前,由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瑞安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联合开展的市第四届“十佳女性”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这届“十佳女性”中,既有60后,也有70后,有的来自商界,有的来自教育界,有的来自卫生系统……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展现了女性特有的坚毅、细腻、勇敢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知性美。她们的这些特征,正是我市万千女性同胞的缩影;这一种浓缩的力量,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浙江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温州市农业丰收奖一等奖……浏览郑晓微的“十佳女性”候选人推荐材料,记者发现郑晓微的农业科技成果奖、个人荣誉称号都是长长的一页,细细数一下,郑晓微先后获得包括国家、省级在内的农业科技成果奖11个以及省、市的个人荣誉称号26个。

    郑晓微现任市农业局农业站站长,从1997年进入市农业局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方面工作。10多年来,郑晓微无怨无悔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一直从事农业一线工作,经常加班加点,任劳任怨,赢得了上级的赞誉和农户的认可。

    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要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田间地头常常成了郑晓微的“办公地点”。郑晓微常年深入田间地头抓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及时指导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郑晓微每年积极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送去优质种苗种子和先进实用技术。

    如何让农业增收、农民增效,一直是郑晓微工作的重点之一。针对我市粮油、经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实际问题,郑晓微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试验、示范与推广。近10年来,郑晓微共引进粮油作物和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新品种100多个,累计推广水稻中早22、中早39、中嘉早17、天优华占和甬优系列等优质高产新品种180多万亩,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200多万亩。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引进,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据统计新增效益近亿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每年,郑晓微不少于5次组织种粮大户开展经验座谈,带领种粮大户到科研院校参观学习或邀请高级专家来瑞举办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在繁忙工作之余,她持之以恒地钻研业务知识,参加了中国农科院农业推广硕士研究学习并取得硕士学位,并不断学习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动态,汲取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对试验结果进行专题总结,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人说,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5年可以成为专家。十几年的农业工作,郑晓微已成为我市农业领域的专家。近10年来,郑晓微主持、参加农业部超级稻新品种示范工程、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省政府“8812”和“0406”工程等20多项省级科技与农业丰收计划项目,先后在《中国农学通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8篇。2012年,她还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水稻生产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制定,该技术规范已于2014年1月1日在全国实施。

    郑晓微:

    农民的专家朋友

    黄笑蕾: 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今年38岁的黄笑蕾是市第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兼任二年级五班班主任。40岁不到的她,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8年。18年来,她一直践行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心中的誓言,用“奉献”书写着真善美,用正能量诠释着女性的自我价值。

    作为一名教师,黄笑蕾全情奉献于业务,业绩斐然。身为温州市“百名领军教师”的她,在每次的市、校级研讨活动中,她都全程参与备课、磨课、上课、评课,努力以自己的热情带动校内外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讨,使他们快速成为学校教学骨干。黄笑蕾撰写的各类文章在国家、省、市级获奖达60篇次,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达20篇次。她也被评为“中国百名创新型名师奖”、温州市教改之星、温州市骨干班主任、温州市新闻奖教金优秀农村教师等。

    作为一名班主任,黄笑蕾倾情奉献于学生,桃李天下。她以校为家,待生如子,用班级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用师爱引领学生成长,“靠前谋划”,指导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拿过上百项荣誉。“当教师最幸福的莫过于看见学生的成长和收到学生的问候。”黄笑蕾高兴地说,这个学期开学初,10年前毕业现读大四的学生高瑞耀特意回母校看望她,并为班上的孩子上了一堂精彩的始业教育课。

    作为一名普通女性,黄笑蕾无私奉献于社会,大爱无边。因为过于专注教育事业,黄笑蕾直到34岁才结婚,37岁才怀上宝宝。中年得子,丈夫和她都喜出望外。去年4月,她剖宫产下儿子,第一次看到儿子时,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可是,当她第二次想再看看儿子时,却迟迟不见他来。她等了12小时,24小时,72小时,等到的却是丈夫哭肿了的双眼。她懵了,便号啕大哭:“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看看我的小贝贝,还没来得及好好抱抱他、亲亲他,我的小贝贝就这样走了……”

    悲伤过度,但最终理性告诉黄笑蕾,作为母亲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换个方式让她的小天使的生命得以延续。于是,她和丈夫商量决定捐献孩子的眼角膜,要让孩子的双眼一直永生下去,和父母一起笑看人世间的真善美。

    躺在病床上的黄笑蕾,手上挂着点滴,尽管身体虚弱,声音沙哑,泪流不止,但她还是坚强地一句一句说服了双方长辈、亲戚,由丈夫为孩子办理了捐献事宜。

    黄笑蕾与丈夫的善举和大爱,感动着瑞城人民,省、温州及我市媒体纷纷报道了他们的事迹。然而,她却淡淡地一笑说:“我的孩子不能为社会服务了,但我孩子的眼角膜却能使盲人重见光明,为实现中国梦而尽绵薄之力。”

    “伤痛和荣誉都已成为过去,作为教师,我是班上孩子们的母亲,我会像我的名字那样,面带微笑,带着执著带着爱,默默践行着心中不变的誓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黄笑蕾说。

    廖雪燕:孝文化的传播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聚焦点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远望角
   第00005版:最新闻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百姓事
   第00012版:聚焦点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广 告
   第00015版:聚焦点
   第00016版:广 告
巾帼英雄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巾帼英雄展风采 铿锵玫瑰别样红 2015-10-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