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学科建设 强人才队伍 解疑难杂症
“瑞医”内分泌科为患者打造温馨港湾
■记者 钱枫枫
11月7日,中美糖尿病并发症(温州)高峰论坛将在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瑞医”)内分泌科开讲,美国华人糖尿病协会前任主席蔡露等美籍专家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来瑞,将围绕糖尿病并发症诊治及研究开展学术交流。据悉,这是“瑞医”内分泌科连续第3年承办该高峰论坛。
高峰论坛“落户”内分泌科,离不开该科室强大的医疗水平和深厚的学术研究功底。近年来,该科室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专注于塑造一支优质的医疗队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患者打造一个温馨港湾,去年门诊量达8.73万人次,出院人数达2373人次。
连续3年承办高峰论坛
2012年,经原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批准,“瑞医”内分泌科成立“温州医学院中美糖尿病研究所瑞安研究中心”,由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教授、美国华人糖尿病协会前任主席蔡露任美方主任,现“瑞医”院长、内分泌科主任卢学勉教授任中方主任,留美归国博士后副研究员张弛任执行主任,负责科研工作。自2013年起,内分泌科承办中美糖尿病并发症(温州)高峰论坛,邀请蔡露等美籍专家及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内分泌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杨虹介绍,该高峰论坛带来了国内乃至国际上在糖尿病诊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和前沿技术,有助于提升“瑞医”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临床诊疗、护理水平。
此外,去年该科室还举办首届百川论坛,10多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县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汇聚一堂,以“新兴城市糖尿病管理与内分泌学科发展”为主题,展开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
今年5月,美国Joslin糖尿病中心主任Reddy 教授一行来“瑞医”考察交流,就全院血糖管理方面作学术讲座。
近年来,内分泌科还成功申办了4个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1个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3个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还牵头成为浙江省基层慢性病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加大学科建设力度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承办高峰论坛,邀请国际知名专家前来交流,离不开“瑞医”内分泌科强大的自身实力。
“瑞医”内分泌科创建于1996年,现有专科医师16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5名;博士后副研究员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近年来,“瑞医”内分泌科先后被评为温州市重点学科、“瑞医”首批重点学科、温州医学院首批硕士研究生临床培养基地、卫生部首批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全国糖尿病教育管理认证单位、美国世界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国基层糖尿病教育培训基地。
近5年来,内分泌科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市厅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20多篇,发表SCI论文(被SCI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医学权威论文)10多篇,尤其以第一作者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发表SCI论文7篇,获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瑞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同时,内分泌科每年负责温州医科大学本科生的临床大课授课及实习和见习带教,共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解决不少“奇怪”病例
今年上半年,一位60多岁的阿婆因骨质疏松,到“瑞医”内分泌科就诊。医师诊断认为,她的病情与甲状腺上长瘤相有关。在实施一系列手术后,困扰阿婆多年的病情逐渐好转。
杨虹介绍,内分泌科治疗范围广,以糖尿病、痛风、甲状腺方面疾病为主,涉及肥胖、骨质疏松,以及脑部、肾上腺等部位的疾病。近年来,该科室诊断了多例内分泌疑难病和少见病。
前不久,一名16岁的女孩在运动后忽然晕倒,被送进“瑞医”。入院时,她的血压很高,上压达到200mmHg,下压达到120 mmHg。经过多番检查才得知,这个女孩不仅高血压,还有血钾低,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特殊病例。在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的精心诊治、看护下,目前女孩病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