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天气转好,早晚气温低,多穿点
秋冬时节,头、颈、腹、膝别挨冻
■记者 蔡玲玲 通讯员 司波
冷空气终于在10月的尾巴发威了,在秋意浓浓的冷雨中我们度过了双休日。虽然雨水缓解了干燥的空气,但气温被狠狠拉低了一个台阶。昨天早晨市区最高气温仅15.8℃,萧瑟的寒意扑面而来。
今明早晨最低气温只有11至12℃
今日起我市天气转晴好,但防寒保暖千万不能放松,尤其是早晚,要多穿衣服。市气象台预测,今天和明天的最低气温只有10℃出头,后天开始最高气温慢慢回升,本周内最高气温将达到26℃左右,温差进一步拉大。
根据最新预测,市区今天多云到晴,12至19℃;明天多云,11至22℃;后天多云到阴,16至22℃;周四阴,18至23℃。
气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随着深秋脚步的到来,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会日趋活跃,实力也会不断增强。每年11月和次年3月,是冷空气影响我国强度最强的两个月,影响范围极广。这是因为这两个月秋冬交替、冬春换季,影响天气格局的因素很多,冷空气乃至强冷空气就会乘虚而入。
根据市气象台记录,2008年11月底,我市最低气温仅4.3℃。目前影响我市的这股冷空气只属于中等强度,“好戏”还在后头呢,大家记得适时添衣哦。
据介绍,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日出前后。秋分以后、冬至之前,日出时间会越来越晚,所以大家早上赶着去上班的这段时间,气温更加靠近最低点。早出晚归的人,对“冷”的感觉也会更明显,对于“忘穿秋裤”的体会也将更深刻。
冷空气来了,身上这4个地方别冻着
冷空气袭来,保暖工作尤其重要。专家提醒,秋冬季节,人们身体从上到下,头、颈、腹、膝这4个地方尤其不能挨冻。
人的头部是神经中枢的所在地,对于老年人来说,寒冷可使血管收缩、血压波动,造成血管破裂,引起中风。即使是年轻人,头部长时间吹冷风也可能引起神经无菌性炎症,导致头疼。因此,秋冬季节,有高血压的老年人、体质较弱的孩子,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围巾,保护头部不要受寒。
对于爱美的女士来说,如果在秋冬季节穿低领衫、露出脖子,长期这样,容易着凉,引发颈肌膜炎症,导致颈部肌肉酸疼。特别是白领女性或学生,平时工作或学习比较忙,久坐、缺少锻炼,难免导致颈部肌肉劳损,如果再加上寒气侵袭和刺激,就会引发慢性炎症。
此外,女性的肚脐小腹附近也不能受凉,特别是经期女性。女性经期盆腔处于充血状态,一旦受凉可能形成血瘀,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等。
关节的保暖也是非常重要的。膝关节受到寒冷的反复刺激,容易引发滑膜组织炎症,诱发关节软骨提早退变。所以,为了预防关节炎,秋冬天最好不要露出膝盖。另外,如果长期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膝盖经常直接迎风,那么,皮护膝就是必不可少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