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7版:今日塘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世纪70年代塘下中学有一支文宣队
共有22名成员,两年演出近十场
塘下中学文宣队合影留念

    编者按:一张老照片是瞬间的定格,是记忆的沉淀,也是历史的诉说者。从本期开始,《今日塘下》推出“塘下记忆·老照片”栏目,让我们通过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找寻老塘下,倾听照片背后的温暖故事。

    上世纪70年代塘下中学有一支文宣队

    共有22名成员,两年演出近十场

    ■记者 张洵煜

    黑白照片里,22名学生目视前方,青涩微笑。照片上有一行字:塘下中学文宣队演出留念。一旁的日期已被岁月擦拭,只依稀残留“73”字样。但塘下文宣队的成员们都一直记得,这是1973年7月塘下区文艺汇演后,他们在张宅村文化宫前拍下的合影。近日,该文宣队成员李镇唐找出这张老照片,并将同期的三排毕业照(当时的班级叫排)一起发到微信朋友圈,唤起不少人的回忆。

    文宣队成员共22人,两年演出近十场

    “喏,第三排左数第5个就是我。”李镇唐笑呵呵地说。他今年60岁,海安人,看着照片上每位同学的脸庞,陷入了回忆。

    上世纪70年代,塘下中学尚在仙岩,实行两年高中制,共两个年级,四个排,200多名学生。当时,学校选出一些有音乐才艺的学生组成文宣队,代表学校参加文艺汇演等。两年时间里,塘下中学文宣队共演出近十场。李镇唐在三排,三排共64名学生,其中有4名学生进入文宣队。

    “我从小自学二胡,经常带着二胡在课余时间练习,被老师看到了,就被推荐进了文宣队。”李镇唐说,他在文宣队主要负责乐器演奏,每次接到表演任务,他都会和几名乐器演奏成员提前一个月相约练习。

    照片中第二排右数第一个女孩扎着两根小辫子,侧着脸,俏皮地笑着。她叫池海鸥,今年59岁,也是海安人,当时,她在文宣队负责跳舞。

    池海鸥初中就爱好舞蹈,还曾自编舞蹈参加区中学的文艺汇演,并负责报幕。进入高中后,音乐老师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当时在舞台上十分抢眼的小姑娘,推荐她加入了文宣队。“当时,舞蹈队成员都被送到温州文化宫接受专业训练,我们主要练习《洗衣女》和《采茶女》两首曲目。”池海鸥说,每天下课后,她们都会在学校食堂前的空地上排练。说起第一次演出,她记忆犹新:当时还未到出场时间,她就紧张地提前跑出来了,急得老师在舞台对面慌忙挥手,示意她快退回去,她红着脸,赶紧跑回幕布后。“现在还能想得起当时的紧张心情,真有意思!”池海鸥边说边笑,脸上的笑容还和年轻时一样灿烂。

    学校文艺氛围浓厚

    校园生活乐趣多

    周树良也是当年塘下中学三排的学生,今年58岁,鲍七村人。虽不是文宣队成员,但在朋友圈看到当年的毕业照,他感慨万千。“当时我们的学业并不繁重,文艺氛围比较浓厚。”在周树良的记忆里,学生时代有不少趣事,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排与排之间的拉歌。每次开大会前,排里的同学就会起哄:“三排的同学来一个!”于是,三排的同学就会在文艺委员的带领下唱起歌来,唱完又吆喝别排的同学接着唱,大礼堂里歌声与欢笑声交织一片。

    李镇唐是三排的班长,看着集体照,他还能报出每个同学的名字。他印象最深刻的事是和同学们一起去行军。“行军好比现在的春游,学校每年组织一次,带学生出去游玩。”李镇唐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高二时,全校师生坐轮船去乐清行军。白天参观乐清的学校和景点,晚上大伙儿自带棉被,睡在乐清一学校的教室里,借着月光,谈天说地,别有一番滋味。最后一天离开时,他们还和乐清学校的学生开了联欢会,塘下中学文宣队也表演了节目,赢得台下阵阵掌声。

    即使毕业了,学校的文艺氛围仍深深影响着不少学生。毕业后,18岁的池海鸥当了一名老师,她时常用课余时间教学生唱歌跳舞,还自编舞蹈,亲手制作表演服装,带学生参加演出。李镇唐也并未放下二胡,退休后仍时常拉上一曲。最近,他又爱上了唱歌。

    建微信群“梅潭书缘”

    毕业后定期聚会旅行

    30多年过去了,当初塘下中学三排的不少学生依然保持联系,他们还建了个微信群,取名“梅潭书缘”。“梅潭”指代当时的学校地点,书缘表示我们这帮人因读书而结缘相识。”李镇唐说,目前群里有40多名成员。

    “看,这是我们的旅行照片。”周树良指着照片笑着说。旧时的老照片已泛黄,现在他们拥有了更多珍贵的集体旅行照。据了解,自1982年起,三排的老同学每三年都会聚一次,近期又改为每两年聚一次,目前已举办了12次同学会,组织了5次旅游。

    “我们去过重庆、云南、厦门等地,今年5月份踏上了宁波之旅。”李镇唐说,一开始大家以聚餐的方式,后来有人提议一起旅游,得到了大伙儿的一致同意,他们还会邀请当年的老师一起参加。前几天,李镇唐还去温州探望了当年文宣队的老师。“师恩难忘,同学情难忘,这些照片不仅是青春的纪念,更是我们多年情谊的见证,太珍贵了。”李镇唐感慨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财富榜
   第00004版:微播报
   第00005版:广 告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1版:榕树谭
   第00012版:远望角
   第00013版:广 告
   第00014版:金周刊
   第00015版:金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惩懒治庸,助力打好消防攻坚战
上世纪70年代塘下中学有一支文宣队
瑞安日报 今日塘下 00007 上世纪70年代塘下中学有一支文宣队 2015-11-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