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温暖
■张 章
单位在老城区,每天上班,我都会经过一段小巷,周围旧房子居住的大多是老人与“新居民”。巷口的老式藤椅上,常坐着一位老人,白发苍苍、眼神落寞。貌似老人不喜交流,静静凝视邻居孩子嬉戏打闹,抑或若有所思,望穿小巷尽头。这份安详与宁静,我不忍打扰,每每从其身旁默默走过。
夏日早班,5时多出门,天已透亮,寂静的小巷,除了我,便是那位静坐的老人。等我走近,与老人有了第一次眼神对接,“阿婆,您每天都起床那么早吗?”不知怎么嘴里就蹦出这么一句。阿婆缓缓点头示意,嘴角上扬,脸颊的皱纹深陷。感觉阿婆温暖的眼神一直注视着,直至我走远。自打与阿婆那次“触电”后,每次经过,都能搜到阿婆期盼而和蔼的眼神,而我,尽情享受着那关心期待的目光,心中暖暖、充满幸福感。
某日照常与阿婆 “交流”一番。但这次阿婆身旁坐着“客人”,等我走到不远处,突然耳旁传来,“妈,你认识她?”“不识啊——”我知道那个“她”指的是我。细想,平日简单寒暄,却对阿婆知之甚少,更不知身旁的“客人”竟是她女儿。可就是“陌生阿婆”却每天带给我无比亲切与温暖。之后再没见到阿婆。
听邻居说,阿婆长期独居,因不会说普通话,无法与新邻居交流。最近身体不适,不宜自理,便让女儿接回照顾。
望着巷口的空藤椅,我在心里默念:“阿婆,还能再见到您吗?相信您现在是快乐的,因为有女儿的陪伴与照顾。”
如今,偶尔也会跟随爱心社的阿姐去社区看望空巢老人,老人们都很热情,招呼我们得空常来,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也让我觉得熟悉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