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鱼”、“养殖黄鱼”傻傻分不清
买野生黄鱼要懂得“三看”
本报讯(通讯员 曹高成 记者 陈成成)野生大黄鱼稀缺,市场售价昂贵。近日,市民金先生花1万多元购买了26公斤“野生黄鱼”,食用后发现味道不对,怀疑被商家所骗。
金先生说,今年10月底,他先后3次向同一家海鲜经营户共购进“野生黄鱼”26公斤,每公斤价格440元,总共花了11440元。然而,在食用了大部分黄鱼后,他发现,无论从口感还是形态来看,这些“野生黄鱼”更像是市场上售价40多元一公斤的养殖黄鱼。他越想越不对劲,便向市市场监管局投诉,要求商家退还多收的9000多元。
调解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金先生购买的黄鱼。然而,调解人员也看不明白,只好拿着金先生所买的黄鱼走访了望江、安阳两个农贸市场,询问了几户专门经营深海黄鱼和黄鱼鲞的水产经营户。在行家的确认下,最后得到了一致答案:拿去鉴别的4条黄鱼中,两条是深海养殖的生态黄鱼,即所谓的“野生黄鱼”,市场价格在每公斤360元左右,有一条属于养殖黄鱼,另外一条因冰冻太久已经无法分辨。
事情开始明朗起来了,但金先生购买的黄鱼大部分已经成为腹中之物,怎么判断到底有多少是养殖的黄鱼呢?虽然商家也承认,因一时贪财,掺杂了几条养殖黄鱼以高价卖给金先生,但是也不可能退还9000元。金先生又苦于没有证据,最后只能接受商家2000元的赔偿。
业内人士表示,买黄鱼要学会仔细辨别,懂得“三看”。一看鱼尾。由于养殖的黄鱼常年生活在网箱之中,空间有限,尾巴一般很短;野生的长时间在大海中回游,尾巴会变得比较修长。二看鱼头。养殖的黄鱼鱼头较大、浮肿,野生黄鱼鱼头比较小。另外,野生黄鱼像涂了口红,即上下颌边缘处颜色呈鲜艳红色,养殖的颜色就较淡。三看体色。野生黄鱼全身呈金黄色,而养殖黄鱼体色稍微偏白。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市民,如果自己不懂得分辨黄鱼是野生还是养殖,又没有值得信任的行家指点,不可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一旦发生类似纠纷,往往会让自己陷入维权难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