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稀奇的事成寻常
■金春妙
傍晚时分,从东莞坐大巴,一个多小时后,我已迷迷糊糊踩在香港土地上。不是旅游观光,不是轻松购物,而是去寻访曾经消逝的繁华。街头的霓虹让人恍如走进港剧中……
时至冬天,迎面的风还带着夏天的温度,穿着T恤短裤的靓仔美女演绎街头潮流,熙来攘往的人群行色匆匆。我们在光影里寻找朋友预定的旺角维景酒店。
我抬头和对面的射光相对,酒店就这么撞入眼眸:快看,维景酒店!哈哈哈,我们感觉自己有多幸运,不仅边境出关顺利快捷,而且毫不费力找到落脚点。
次日早晨,文质彬彬的香港土著王先生带领我们考察主要街区。只走过几条街区,就到了古老的商业街——深水埗大南街,曾在上世纪90年代因皮料市场闻名于世。世界各地客商云集。路边站着三三两两各种肤色壮年男子,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王先生解释,这些人都是到这个市场寻活的,临时工,只要雇主有需要,他们出卖力气,一天赚三百五百。后来,此地开店老板同时在内地东莞开分店,内地成本低得多,结果东莞市场越来越大,这边就萎缩了。我抬头看那些色彩黯淡的广告牌,店名还在,店主早已不知去向。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事沧桑变化,一晃物是人非。
谈笑间,抵达维多利亚港码头,无限风光在海边,拍照的、休闲的、渡船的各色人等,悠然自得,往西延伸就是星光大道。远远看见一面墙,原来是香港文化中心。香港钟楼就在它后面不远处,以前看钟楼都在电视剧中,现在身临其境还是比较特别,它毕竟是历史遗物。钟楼设计符合欧陆风格。早晨的钟楼很美,虽没有阳光,但在两旁葱绿的棕榈树映衬下,挺拔伟岸。我们登上维港观景台,很有上海外滩的感觉,但又有种特别的韵味。香江上到处都有过江的船,对面高楼大厦林立。香港寸金尺土,在中环表现更甚。高楼大厦林立,向天借土地,大厦和大厦之间没有空隙,高高低低的钢筋水泥建筑就像俄罗斯方块,从天而降。大批聚集的菲佣周末没有休闲去处,只好窝在汇丰银行总部空地上休闲。于是周末这里成了菲佣交友聚会地盘,而在工作日又恢复成白领进出的职场。
很多稀奇事情在香港这个神奇的土地上,一切成了寻常。
香港巴士是双层的;香港很多大道以历任港督名字命名的;随地吐痰要罚款,且罚资要上千元的;香港的茶餐厅生意火爆像大学食堂,经营却多是亏本的;香港女子学校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教学楼署名却归有钱人的……
我们乘游轮抵达香港岛,又坐双层巴士通过海底隧道返回旺角。陪同的王先生尽情诉说着香港的历史变迁和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