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保暖
别“忘穿秋裤”
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穿秋水,有一种寒冷叫做忘穿秋裤。转眼间又到了要穿秋裤的季节了,穿还是不穿,很多俊男靓女开始纠结这个问题——穿吧,太土;不穿吧,太冷。
秋裤的发明
秋裤前身的前身,长内衣裤,早在17世纪的英国就已出现,一般称为longunderwear。在18世纪,它已经成为了流行的睡衣。它还有一种称呼叫longjohns,有一种解释是,它来自于19世纪末期的著名拳击手 John L.Sullivan,每当他走上拳击台,最爱做的事就是将他那条长形内裤外穿。
正式的秋裤最早诞生于北美大陆。这片冬季北冰洋冷空气南下无阻的土地,人们在冬天都要穿着御寒用的连体内衣。作为秋裤的前身,它们的样式是将人体上下身全部包住,手脚腕口紧收,几乎等于将秋衣和秋裤无缝结合到了一起,以便确保保暖。
外国人到底
穿不穿秋裤?
实际上秋裤在其他国家并没有绝迹,但是地暖普及率高,所以一般只有老人穿秋裤,年轻人几乎不穿。在日本,虽然年轻女孩大雪中穿短裙很常见,穿秋裤的大多是老人。
到底该不该穿秋裤?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穿秋裤?调查后发现,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觉得秋裤十分土气,穿上后还容易露底儿,影响美观。被一些时尚人士嗤之以鼻。第二种,相较而言,不喜欢穿秋裤更喜欢秋裤的替代品。在过去几乎不会看到寒冷季节大街上穿短裙的,不过这些年来,这种穿法变得非常普遍。而与之相应的,加绒打底裤等秋裤替代品的出现,也使得秋裤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线。第三种,与平时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关,房屋供暖方式的普及以及工作性质原因不需要外出,很多人觉得没必要穿秋裤。
医生建议,有这么几种情况,最好还是选择穿着秋裤作为保暖措施。
1.关节痛更要注重关节保暖
医院门诊里,关节痛的患者越来越多,有老患者,还有不少新患者,其中年轻妹子居多,也有帅小伙。有人膝盖都肿了,也不肯穿秋裤。这分明就是冻出来的。另外,老年人、膝关节才受伤或者本身就有膝关节病的人更要早点穿上秋裤。
2.经期孕期女性
在不穿秋裤的人群中女性占了大部分,如果不注意保暖经常受到寒气入侵,对于女性来说还是挺麻烦的。可能会月经紊乱,量少、色黑、有血块、痛经。
女性在孕产期也最好穿上秋裤,因为此时抵抗力相对虚弱,若不注意下半身的保暖,一旦受了风寒,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容易诱发其他疾病。
另外,现在有些女性会在腹部、脚底贴上暖宝宝,这样手脚、腹部暖和,人就不怕冷了。这些也是不错的御寒法子,但并不能完全取代秋裤。“暖宝宝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况且你总不能贴满全身,比如膝盖、腿部或者其他部位皮肤也可能让寒湿入侵,长期下来总会让你不自在的。”
3.腿冰凉注意腿部保暖
我们都听说过“寒从脚底起”,但有这么一类人,他们的腿比一般人还容易冷,而且会冰冷冰冷的,这样的人那更要赶紧穿秋裤保暖了,不然小心后果严重。
这种腿脚冰凉,其实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引起的“老寒腿”现象,一般老年人居多,不过现在年轻人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老寒腿”也在年轻化,那些30-40岁的人群,要是有点代谢综合征,再不注意腿部保暖,也得提防着。
这种人本身腿容易冷,也怕冷,如果再一逞强受凉,病情不仅会加重,更可能急速进展,甚至可能要截肢。
如何选择秋裤
厚薄
秋裤的厚薄直接影响到秋裤的保暖效果。如果冬天秋裤穿得太薄,对腿部、腹部的保暖就会下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松紧
为了看起来更美观,很多年轻人选择穿紧身秋裤,在紧身秋裤外穿裤子,认为不但能保持身材,还能保暖。但实际上,秋裤太紧身可能会增加局部温度,再不透气很容易增加患感染病的风险。还有些人为了看起来更显瘦,把连体袜当秋裤穿,尤其是防治静脉曲张的袜子。但由于这种袜子把腿紧紧“捆”住,容易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肢体和皮肤表面的血液循环减慢,不仅起不到保暖功能,只会使人体更寒冷,严重时甚至引起冻伤,出现皮肤红肿、痛痒、冻疮、寒冷性脂膜炎等皮肤病。
弹性及用材
选秋裤还有几个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弹性是否大,秋裤弹性好穿着走动才更舒服;是否纯棉料,全棉料、较宽松的秋裤在体表能形成较厚的温暖气层,减少体热散失,人也觉得暖和,而且纯棉的秋裤吸汗,不易引发红疹之类的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