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公交先行
本月将开通3条公交线路、14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余林默
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市严重的“城市病”,“堵局”怎么治,能缓解多少堵情,为老百姓出行带来多少便利……这一个个难题既是老百姓关心的民生话题,也考验当政者的智慧。
治堵,首要的治理办法就是优先发展公交。公交分担率的提高,将极大改善我市交通环境。今年,我市已开通市区至汀田105路公交,延伸15路公交至人民路,6路、11路公交延伸至电镀园区,新增公交车14辆。而本月底,今年我市还将开通3条公交线路,方便老百姓出行。
月底将开通3条公交线路
昨日,记者从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获悉,我市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市区至高楼的111路公交、市区至马屿的107路公交、市区至场桥的106路公交线路将于本月底开通,新增38辆公交车。
此次新设置的市区至马屿的107路公交计划从东门车站始发,经老56省道,终点站设在马屿马北,沿途设置站点38个,全程26.5公里,投入车辆16辆。市区至高楼的111路公交计划从东门车站始发,经新56省道,终点站设在高楼镇政府,沿途设置站点40个,全程43公里,投入车辆12辆。市区至场桥的106路始发站为客运中心,经莘塍、汀田,终点站设在陈岙村公交站,投入车辆10辆。
目前107路、111路两条新增公交线路的沿途站点设置已基本确定,正在加紧制作站牌和站点设施建设,所需公交车的购置工作也已完成,新车即将到位。
另外,在平阳坑老56省道道路建设完成后,将开通市区经平阳坑至高楼的公交线路,计划投入公交车6辆。
为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的出行需求,打造以城乡公交为主体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我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城乡客运运营模式改革,加快构建高效、便捷、完善的城乡公交网络,争取尽早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经理黄为群说:“根据我市城乡公交规划,我们将通过三到四年的时间,实现市区到各镇街主干线公交化网络的开通。”
目前我市已开通包括市区至塘下、飞云、湖岭、陶山、汀田、火车站等6条城乡公交线路,投入公交车58辆,加上年底即将开通的市区至高楼、马屿和场桥的3条新公交线路,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
14辆新能源公交车将投入运营
本月中旬,我市将投入14辆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这14辆新能源公交车将全部投用于1路公交车车辆的更换。
市公交公司副经理林卫权介绍,此次采购的新能源公交车共14辆,总投入600多万元。国家对于购买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有一定的补贴,每辆公交车约补助25万元,也就是说,市公交公司还需投入250多万元。
林卫权说,采购新能源电动车的目的就是能让公交车更加节能环保。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后,1路公交车将改走市区小环线,届时该线路将会经过明镜公园、瑞安四中等地,方便周边居民出行。今后,新能源公交车就是瑞安公交车更新换代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油电混合动力新能源公交车有着节能减排效果。由于该车采取了混合动力系统,比原内燃机车型节油25%以上,与普通燃油公交车相对比,车辆在纯电动模式下运行时,车辆尾气具有零排放的优势。
除了1路公交车线路将更新外,今年以来,我市还延伸15路公交至人民路,6路、11路延伸至电镀园区,新增公交车14辆。
“公交车线路延伸调整是对公交线路的一种优化,调整后公交车的覆盖面更广了,能满足更多市民对公交车的需求。今后,有条件的公交线路都将逐步进行线路优化。”林卫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