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吃起来、温泉泡起来、保暖物品买起来
冷空气吹来“暖经济”
■记者 陈成成/文 王鹏洲/图
上周气温骤降,冷空气的到来如“一夜入冬”,市场上的“暖冬经济”也开始升温。前昨两日,记者走访市区几家大型商场了解到,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御寒衣物、保暖产品开始热销,火锅等热食的生意也十分火爆,而爱“嬉”的人毫不犹豫地开启了温泉游。
御寒衣物受青睐
昨日尽管气温不低,但受上周冷空气影响,大街上,行人们大多裹着厚实的冬衣匆匆而过,在商场、超市内,和“保暖”沾边的服装、物品都卖得相当火爆。
昨日上午,在商城一家内衣店铺,几位女士正在选购保暖内衣。“100到200元之间的保暖内衣卖得较多。”该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价格适中、御寒效果明显的中端保暖内衣销售格外好。除内衣外,手套、棉鞋、围巾等物美价廉的御寒单品也格外受市民青睐。
在市区龙首桥,前来定制羊毛衫、羊绒衫的顾客也络绎不绝。“上周天气转冷后,不少客人都要求提前拿衣,我们也连赶了几个晚上,尽量让客人早日穿上新衣。”一羊绒衫定制店老板告诉记者。
除内衣、手套、围巾等保暖用品开始热销,降温天气也带动着暖手宝、暖宝贴等用品的销售。记者在市区虹桥路后街看到,不少饰品店都将暖手宝、暖宝贴等东西摆放在店铺中央的显著位置。“今年的暖手宝造型设计较好,暖手宝价格贵了,但销量并没有减少。”某小饰品店的老板表示,最近几天暖手宝的销量一直不错,每天都能卖出去好几个,她准备等天气转晴之后再去补一点货。
火锅店生意火爆
冷空气带来了大风降温,也带旺了大小火锅店的生意,一时间,火锅店内变得热气腾腾。
“天冷了正是吃火锅的好时候。”昨日中午12时,位于万松东路的一家自助火锅店里座无虚席,服务员告诉记者,自从上周降温后店里的生意就十分火爆,晚上都要忙到22时以后,双休日更是一座难求,客人常常要在大厅排队。
不仅火锅店生意爆棚,走在大街小巷,烤红薯、炒板栗、热饮的生意也很红火。昨日午饭时,位于仓前街的一家饮品店里挤满来买饮料的学生、年轻人。老板忙得脚不沾地,喜滋滋地卖出去一杯又一杯热饮。老板告诉记者,这几日营业额相比冷空气来之前增加近五成。
在保暖用品方面,取暖器等小家电也随着天气转冷,销量再次走高。“高端的暖风机和实惠的电暖器,这两种销售量最高。”位于虹桥路一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暖风机价格需400元以上,相比于价格高、舒适的暖风机而言,价格在百元以下的电暖器因为经济实惠也受到市民欢迎。
此外,电炖锅、豆浆机、烤饼机等早餐小家电的销量明显增加。位于虹桥路一家电卖场促销人员说,天气越冷,这些“热乎乎”的早餐小家电生意就越好。“家里有了这些小家电,在秋冬季节,不出门就可以吃到丰富多样的早餐。”这位促销人员说,这些适合冬天使用的小家电,平时销量不大,只有等到天气冷时,才有顾客。从上周起,小家电开始热销,每个品种每天一般可销售近10台。
温泉游热潮提前到来
温泉线一直是秋冬旅游市场的“先头炮”,而突袭的冷空气则让温泉游热潮提前到来。记者从市区几家旅行社了解到,从11月下旬开始,长短途温泉游开始预热,而上周的冷空气则让这两天预约泡温泉的人数大幅增加。
“温泉线是比较大众化的线路,消费人群十分广。”据市新潮国际旅行社负责人凌乐分析,“就该社的温泉线客户看来,情侣及家庭式的消费者占比重最大,约在80%以上;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年会或员工奖励团也集中在年底,休闲的温泉线路正好适合这些团体的需要。”上周的冷空气,让原本在12月份才迎来出游高峰的温泉游提前了一周左右。
据了解,温泉线向来是秋冬季旅游市场的兵家必争之地,“十一”长假之后,为满足市场需求,各大旅行社亦纷纷推出了琳琅满目的温泉特色、特惠线路,比如“邵武三日游”只需199元/人;达蓬山温泉游,报价为468元/人,还包含五星级豪华住宿与景区门票。
据了解,以目前的报团情况看,泰顺、福州、武夷、安吉等短途的温泉游比较火爆。随着圣诞、元旦的临近,预计云南、广东、西安,以及韩国、日本等拥有温泉资源的长线游也会比较“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