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敲出“金银饰”人生
■记者 孙凛 图/文
住在大沙堤的67岁老人王守炘,出生银匠世家,从13岁便跟着父亲学习、制作银饰,16岁凭借精湛技艺补贴家用。如今,闲不住的他仍坐在家中“雕琢”,大家都喊他“老银匠”。
16岁的他和父亲挑起家中“大梁”
12月2日下午,记者在大沙堤王豎华银楼看到,橱柜里很多物件都是出自他的手,都是他的杰作。
王守炘说:“爷爷、爸爸都是金银匠,我从小就跟着爸爸学金银饰制作,13岁那年,爸爸为了让我技艺更加精湛,特意让我拜师丽岙陆子明老先生门下,3年时间勤学苦练,16岁出师和父亲挑起家中的大梁。”
家中珍藏上百年的老模具
在王守炘老人家里,珍藏着一个“传家宝”,有风箱、镫子、錾子、锉子、操作台等工具。“祖上就是靠着这些简单的‘家当’养家糊口。”
如今虽然衣食无忧,但王守炘老人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小屋内,挥动着小锤子,制作出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金银饰。
让老手艺焕发青春
王守炘老人想把祖传手艺传给子女,但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王守炘老人坦言,与干其他活儿相比,金银匠制作的是艺术品,对个人艺术修养、悟性要求较高,得沉下心来专研。“手工制作银器也是很有市场的,女儿王晓甄经过研究,将金银饰品与各种石材相结合,制作出花样丰富适合潮流的饰品挂件,使金银器具有更高的艺术和市场价值。”
王守炘老人因精通古法金银手工技艺,2014年王守炘的传统金银首饰制作技艺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