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5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完善市政设施功能 精雕细琢城市容貌
市政管理,让城区旧貌换新颜

    完善市政设施功能 精雕细琢城市容貌

    市政管理,让城区旧貌换新颜

    ■记者 陈丹丹

    在我市,有这样一群人。当清晨迎来第一缕阳光的时候,他们早早奔赴忙碌的工作岗位;当夜幕降临,他们依然坚守,以保证市政设施的完好,为市民第二天的顺利出行保驾护航……

    这些平凡而可敬的人,就是市政管理、维护工作人员。

    小至一个井盖、一块花岗岩人行道板,大到地下排水管道,每天,近百名市政管理、维护工作人员在为市政公用设施的平安运行忙碌着。损坏的窨井盖改头换面,人行道上残破的彩砖焕然一新……我们惊喜地看到,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的道路更平整,管网更通畅,市容变得越来越漂亮。

    “市政多小事,件件关民生。”日前,记者走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探寻我市城市环境“改头换貌”背后的故事。

    畅通城市管网“毛细血管”

    “多亏了社区内部管网进行了分流改造,现在就算下了大雨也不用再趟水去买菜了。”兴隆社区居民梁先生回忆道,没有改造之前,遇到下雨天,他所住的小区内下水道排水不畅,常常是污水横流,给出行造成很大不便。

    “兴隆社区的嬗变,得益于我市实施的市区下水道疏通及积水区域改造工程。”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为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今年6月以来,该处投入400余万元,对市区积水区域进行了集中整治改造,并对老旧下水道进行疏通。

    城市下水道管网如同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直接影响着城市正常的“新陈代谢”。以兴隆社区为例,原本该社区雨水、污水都在同一条管道中合流排放,由于管径较小,一遇到强降雨就会出现超负荷运行状况,减弱雨水的排退能力。“这就是兴隆社区一到暴雨天就出现严重积水的主要原因。”有关负责人说。

    毫无疑问,雨污分流将大大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据介绍,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后,雨水就近排放到河道内,而污水则直接流向污水处理厂,将有利于改善该区域内市政管网运行负荷过重的问题。

    除了兴隆社区,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安阳新区及老城区多处下水道管网也进行了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安阳新区德美小区、陈虬路、安阳路与隆山东路交叉口、罗阳大道、万松东路等十几处积水点改造,以及老城区后垟区域、文化巷、阳光北路、福泉西路、竹排头路等十几处路段积水区域改造。

    此外,我市还深入开展积水区域排水设施改造工作,共对8处重点大型积水区域实施管道改造工作,分别是东风支路、堂横巷、滨江中学西侧道路、硐桥社区、水心街、小东门街、毓蒙路、万松路六弄小区等。总开挖面积达8000平方米,共新建管道600余米,新建雨、污水井100多个、疏通管道200余米、更换窨井盖30个、清理雨水井20座,目前已经全部完工。

    其中,硐桥社区的变化最为显著。 “以前路过总会闻到一股恶心的气味,现在不会了。”据了解,硐桥社区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雨后积水,逢雨必涝”是该社区的真实写照。经过改造后,一条露天臭阴沟经改造后升级为“高大上”的排水沟渠,因而饱受周边群众好评。

    悉心呵护每一处市政设施

    “2015年度,我市共计修复路面及人行道小面积坑洼修复400多处”、 “截至目前,市区道路维修工程已完成90%,具体包括:隆山路和瑞祥大道路口西面、万松东路南方大厦前、隆山路和瑞祥大道路口西面等”……

    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的笔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本年度市政设施养护的工作进程。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道路、人行道等市政设施的管理养护任务急剧增加,为此,市政管理工作人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进一步加大对市政设施的日常巡查和维护管理力度。

    如果你稍微留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市区部分区域路面上的“坑坑洼洼”早已不见踪迹。在市区葡萄园大酒店附近,残破的花岗岩路面被长达五六百米的沥青路面取而代之;在安康路与拱瑞山路交叉路口,由于长期车流量较大导致的路面裂痕,已被紧急修复;走在马鞍山路的人行道上,下雨天不用再担心踩到人行道破损或浮动的花砖而“引爆地雷”。

    今年8月份,为配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向市政府争取追加资金450万元,用于市区内破损严重的人行道维修和提升。截至目前,第一批人行道维修追加试点项目,隆山东路(瑞祥大道——拱瑞山路段)南侧部分人行道改建修复工程已完工。

    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全面开展对隆山东路(瑞祥大道——安阳路段)北侧人行道、马鞍山路(万松东路——马鞍山路桥段)两侧人行道、瑞祥大道(瑞光大道——望欣路段)西侧人行道、商城大道(沿江东路——万松路段)两侧人行道的改建修复工作。预计2016年初可以完工。

    由于道路维修施工常涉及地下管线迁移、交通组织等多个方面,常常会遇到需要封道的情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为此,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积极探索部门协调新机制,加强与交警部门、交通管理部门、电力部门、水务集团等有关单位的联动,合理、错时安排施工时间、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道路维修施工顺畅开展。

    同时,该处继续加强排查,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及时安排进行维修,并对数字城管平台、市长热线、群众反映的各类市政设施损坏问题及时组织维修并反馈,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单位积极做好文明施工工作,在施工现场规范、醒目设置各类警示标志标牌,确保施工现场有序整洁,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容市貌和交通的影响。

    民心工程为民解忧

    在商城南路与瑞祥大道交叉口往飞云江大桥方向,一台挖掘机正在施工,记者看到,原本是绿化隔离带的部分已经被蓝色施工隔离板围住,而里面的绿化带已经被挖空,据了解,这里将改造增设一条新车道,将原本瑞祥大道往大桥方向的两车道拓宽为三车道。

    “由于商城上下客的城乡巴士和公交车很多,原本就只有两车道的道路结果变成了一个车道,商城南路与瑞祥大道的交叉口有红绿灯,后方的车辆排队拥堵现象非常严重。” 相关负责人表示,“想要缓解交通压力,拓宽车道、分流车辆势在必行。”

    “目前正在加快实施进度,有望在2016年初全部完工。”据悉,该项工作只是我市诸多市政工程改造建设中的一项。除此之外,我市还将对马鞍山路与万松东路交叉口实施拆除重建人行道、迁移电力设施、增设雨水口等工程性改造,以缓解上述交叉口的高峰期交通拥堵问题,为市民顺畅通行提供基础保障。

    瑞湖桥危桥改造工程同样是一项民心工程。瑞湖桥处于我市瑞湖路(瑞安中学东侧),是贯通我市东西向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建成时间久,运营强度大,该桥桥板曾出现断裂,被鉴定为危桥。今年3月份开始,这座老桥终于得以拆除重建。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瑞湖桥中幅桥梁已完工通车,正在进行南北两幅桥梁的拆除重建工作。据了解,截至目前,已完成总体工程的65%。

    不仅如此,去年,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还委托专业机构对市区内45座桥梁进行了安全结构技术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下一步将开展对老吊桥、瑞湖二桥、沙河桥、沙河二桥、街心桥五座桥梁的安全隐患治理工作。

    “真是一件大好事,平时走路过桥都会战战兢兢,现在终于开始整修了,以后出行方便又安全!”住在老吊桥附近小区的市民感慨道,政府掏腰包进行危桥改造,这样的民生工程,真真切切地给老百姓带来了福音。

    记者手记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政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同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紧密。生活在美丽而舒适的环境中是每个市民的心愿,在加强管理、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之余,我们还应着重提高自身文明素质,自觉维护好身边的市政设施,让它们变成我们每个人“手心里的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闻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聚焦点
   第00006版:微播报
   第00007版:今日塘下
   第00008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09版:今日塘下·新塘下
   第00010版:今日塘下·塘河风
   第00011版:聚焦点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远望角
   第00014版:爱电影
   第00015版:广 告
   第00016版:乐周刊
市政管理,让城区旧貌换新颜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5 市政管理,让城区旧貌换新颜 2015-12-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