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3版:聚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5温州首届马拉松赛昨举行,我市有834人参加
赴一场“温马”的盛会
瑞安马拉松特跑团成员合影
不少选手穿着搞笑服装跑马拉松,这已经成为一种马拉松文化。

    2015温州首届马拉松赛昨举行,我市有834人参加

    赴一场“温马”的盛会

    ■记者 缪星象

    奥康国际2015温州马拉松赛昨日举行,这是温州举办的首次马拉松大赛。大赛分为全程、半程和迷你马拉松。根据大赛组委会公布的数据,本届马拉松共有10097人参赛,其中全程42.195公里,1827人参赛;半程21.0975公里,3050人参赛;迷你5.8公里,5220人参赛。据了解,此次温马,本地选手占八成,还有来自10个国家的32名国外选手参加。瑞安也有不少马拉松爱好者,家门口的比赛怎么少得了他们!

    昨日,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悉,本届马拉松共有834名瑞安选手参加,其中瑞安市健身跑协会就有230位成员参加。

    温马天时地利人和  参赛是种享受

    “家门口的比赛,怎么能少得了我们!”昨日中午,市健身跑协会秘书长薛增光激动地对记者说,温州终于有了正式的马拉松比赛,他们协会从活动筹备开始就非常关注,“我们协会共有700多人,参加温马的有230人。”

    “主办方组织工作做得好,尤其是来了很多志愿者,为我们提供服务,和外地的马拉松比赛相比一点也不逊色。”薛增光介绍。据了解,市健身跑协会成立11年,每年均多次组织成员到国内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

    “因为前一天下大雨,我们担心比赛这天天气会不好,没想到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空气质量也很好,在这样的天气里,和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马拉松,真是一种享受。”薛增光说,此次参赛的成员中,三分之二跑了半程,三分之一跑了全程,其中成绩最好选手名叫余信益,全程用时3小时3分钟。

    算上这次温马,1976年出生的余信益至今已经跑了6次全程马拉松。他说,自己最好的成绩是去年在厦门获得的,全程2小时57分钟,此次没进3小时有点遗憾。

    “现在全国各地都兴起一股马拉松热,温州此次举办也是水到渠成。”余信益说,温州的马拉松在组织上做得不错,尤其在后勤补给上。“沿路和终点有很多温州特色小吃,姜茶、麦饼等等免费供应参赛选手,既有温州特色,也体现市民们的热情好客。”他说,非常希望瑞安以后也能举行全程或者半程的马拉松,提升城市品位。

    爱好者挑战自我  重在参与不打酱油

    和经常参加马拉松的健身跑协会成员们不同,今年34岁市民张先生是一位退伍军人,现在我市一家事业单位上班。昨日他第一次参加马拉松,圆了一个心愿。

    “我2000年参军,兵种是陆军,经常全副武装野外拉练,跑步是很平常的。”张先生说,退伍之后正式参加工作,平时太忙疏于锻炼,跑万松山两圈就喘大气,累得很。今年一位战友约他去参加温马,他马上答应,早上6时就驾车往温州赶。

    “我跑的是半程,21公里,今天感觉特别好,一直到18、19公里时,才觉得比较吃力,最终用时1小时58分钟。”张先生说,这种超越自我的感觉,仿佛又让他感受到在部队的美好时光。

    今年28岁的江达富是第二次参加马拉松比赛,今年11月,他参加了南京马拉松比赛,全程用时5小时20分钟。此次温马,他用时5小时8分钟。作为一个普通的参赛者,他觉得有进步就是好事。江达富说,参加马拉松比赛,他并不是为名次,而是为了健康,他家离单位三四公里,现在每天上下班都是步行,每天晚上都会跑步。

    团体参与扎堆  跑马被家人“警告”

    据了解, 此次温马,除了市健身跑协会之外,还有不少团体参加。他们统一服装,扛起队旗,一起比拼,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瑞安老男孩跑团的40多位参赛选手昨天在温马现场引人注目。成员郑森龙说,“老男孩跑团”成立于去年年初,成员70多人,基本上都是80后,此次超过半数人员参加了温马。“我们平时就很喜欢跑步,经常在群里晒大家的跑步里程,相互比拼,此次温马,怎么能不去?”

    今年4月刚成立的瑞安马拉松特跑团有100多名成员,这次也有50多名团员参赛,团长谢蕾蕾出生于1989年,她说团里主要以80后为主,这半年来大家经常一起跑步,此次马拉松也不居人后。因为平时花了很多时间在练跑步,谢蕾蕾的父母对于此次参加温马并不赞同,“家里人觉得跑步太耽误时间,连相亲都没时间去,而且人也会晒得比较黑。”她笑着说,她答应家里人这是最后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这样才有机会过来。不过身为一团之长,她还是难掩对于马拉松的热爱,此次半程跑了1小时49分钟,在女子选手中表现非常抢眼。

    [选手故事]

    感悟温马,一次凤凰涅槃

    金锦潘  50岁  男子全程  成绩4小时32分

    我曾经跑过许多马拉松,家门口的温马当然没有缺席的理由。

    开跑前雨止,天气晴好,天有点冷,我没有存包,直接钻到最前面。起跑前最后10分钟,只见一队外国选手鱼贯而来,就像时装秀的模特,许多跑者与之合影。我看见长跑名将孙英杰,也跑去与她合了张影(如图)。她看起来比电视上漂亮,人很随和,“孙英杰老师,你跑半马?打算跑多少时间?”

    “130”(1小时30分),因为人声嘈杂,她怕我听不见,又重复了一遍。

    8时鸣枪起跑之后,我只能很难为情地说,在长跑名将孙英杰后面跟了不到3分钟,就只能望着她远去。

    我必须以自己舒服的状态跑,因为路还很长。马拉松的魅力总是从半程之后开始,因为平时一般跑步没有超过这个长度,困难开始增加,体力渐渐下降。除了在每5公里的补给点喝水,吃香蕉与巧克力(温马的后勤不错哦),再没有停下奔跑的脚步,直到在38公里处被“430”追上,越过终点,时间定格在4小时32分。

    这是我人生的第24场全程马拉松,成绩居中。我觉得好像又一次回到了24岁,体验一把青春飞扬。

    当跑到40公里时,我忽然觉得跑马拉松就像一次凤凰涅槃。大凡跑全程马拉松者,或多或少有点自虐,每每在兴奋中起步,快乐中奔跑,自信肯定之肯定;中途过后,困境漫生,尤其是越过被村上春树称为“撕心裂肺坡”的35公里前后,轮回否定之否定,在挣扎中前行,及至挨近终点,胜利在望,心中又生出吃奶的力量,在疼痛中大步流星地再一次超越自己,然后在喜悦与疲惫不堪中渴望经历下一次的凤凰涅槃。

    回到瑞安不过14时,洗个澡,睡一觉,好像从天堂回来。

    “10年后,我带女儿去跑马”

    孙文静  31岁  女子半程  成绩1小时59分

    我有一个“管家婆”女儿,今年8岁,人小鬼大。自从我开始跑步以来,每次出门跑步总是各种借口,不是加班就是聚会,每次都把跑鞋塞在包里背出门;跑步途中总会接到她的夺命连环call,不是这个找不到就是那个不会弄,各种借口喊我回家;每次快递包裹打开检查,发现新球鞋新跑衣,她一脸不高兴;接到家里长辈电话,她总爱告状“我妈妈去跑步了”,以至于我成了抛女去跑步的“坏妈妈”典型。

    偶然一次跑了线上马拉松,拿到了奖牌,女儿拿着爱不释手。而后,她成了奖牌控。每次跑完线上马拉松,她总是等着快递包裹拆奖牌,嘴里还念念有词:“等我长大了也要和妈妈一起去跑马拉松。”

    下周就要去参加厦马半程了,女儿踮起脚尖在我脸颊轻轻一吻,“妈妈加油,记得把奖牌跑回来给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百姓事
   第00005版:财富榜
   第00006版:议事厅
   第00007版:阳光卫生
   第00008版:微播报
   第00009版:百姓事
   第00010版:远望角
   第00011版:玉海楼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新居民
   第00014版:学周刊
   第00015版:学周刊
   第00016版:学周刊
赴一场“温马”的盛会
瑞安日报 聚焦点 00003 赴一场“温马”的盛会 2015-12-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