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熊猫人”入微信群
抱团互助
恐耽误抢救,市血站建议提前献血
■记者 钱枫枫
今年8月,31岁的陶山人黄小芳在温州某稀有血型互助微信群中看到一则紧急消息,称温州市区一位白血病人急需O型Rh阴性血型。黄小芳立即赶到瑞安市区,献出300ml血液。
“我也是Rh阴性血型,就是大家平常说的‘熊猫血’。当瑞安血站发短信告诉我,我的血液已经输入那名病人体内,感到很开心。”黄小芳说。
像黄小芳这样拥有“熊猫血”的人被称为“熊猫人”,在瑞安血站名库中有472人。由于血源稀少,我市不少稀有血型人自发抱团互助,以应对血站可能出现的“熊猫血”荒。
“熊猫人”抱团互助
伸出援手助人也是助己
据了解,Rh阴性血型约占人口的0.3%,即1000人约有3人是这一血型。其中,Rh阴性血型又分为Rh阴性O型、Rh阴性A型、Rh阴性B型和Rh阴性AB型,输血时供血者必须提供同型血,这就凸显了该稀有血型的珍贵。由于组织困难、信息不畅,“熊猫血”的资源共享受到制约。
这种情况因互联网强大的分享、扩散功能得到有效改观。黄小芳正是通过微信群,得知温州市区一白血病人急需用血,匆忙赶到瑞安市区献血的。
22岁时,黄小芳得知自己属于O型Rh阴性血型,是典型的“熊猫人”,此后曾4次献血。不久前,她加入温州某稀有血型互助群。目前,该群有220多名成员,全部是“熊猫人”。尽管成员来自四面八方,从事不同的行业,但拥有一致的目标:“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一旦血库内“熊猫血”库存告急,群里就会有人响应。
加入该稀有血型互助群后,黄小芳感觉踏实多了:“如果群友遇到‘熊猫血’荒,我们会挽起袖子献血。一旦我遇到紧急情况,也不用担心没有合适的血液可用。”
临时献血恐耽误救治
市血站呼吁“熊猫人”提前献血
记者从瑞安血站获悉,曾去血站献血的市民及新居民会被录入血站名库。在这份名库中,472人为Rh阴性血型,近两年有131人献血,其中今年献血的有72人;近年来献“熊猫血”最多的是50岁的马屿人林学荣,已献血5次,总计1500ml;名库中AB血型“熊猫人”最少,只有32人,两年来仅有10人献血,今年仅4人献血,血源尤其紧张。
“名库中许多‘熊猫人’联系不上,有的已多年没有献血。”市血站副站长林孟坚说,近年来,温州市中心血站已配备冷库,温度可达到零下80摄氏度,血液可保存10年,遇到紧急用血时,瑞安血站只需2小时便可为病人取血。
林孟坚说,如果指定献血给某人,因为血液检测需要一天时间,临时献血可能会耽误抢救。他呼吁“熊猫人”多献血,缓解血源紧张,以备不时之需,献出的血液若3天未使用,会统一送到温州市中心血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