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在平凡岗位上
创业创新
■黄朝江
表弟大学毕业,先是办了个纸箱厂,亏得一塌糊涂后近日又到处借贷要办大型农家乐。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没有工作经历,也没有相应的财力,为什么这样“瞎”折腾呢?面对我们的疑问,表弟却振振有词地说,现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有自主发展的精神和创业的雄心。现实生活中像表弟这样不顾客观条件,梦想一夜扬名立万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其实,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立足平凡岗位照样可以创业创新,做出一番事业。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它是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涉及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农民、个体户等各类群体。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河北省保定市大学毕业生“油条哥”刘洪安,他每天把炸油条剩下的油底子倒掉,第二天一定用新油。虽然他的油条成本比别人高多了,但树立了“良心油条”金字招牌,生意越来越红火,直至出现排长队购买。这就是典型的商业模式成功创新的例子。“油条哥”的成功创业史告诉我们,创业创新有领域岗位的不同,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事迹读本》中提到的 “铁人式好工人”王为民、“工人专家”李斌、“金牌工人”许振超,都是广大工人队伍中普通的一员,但他们立足平凡工作岗位,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开拓创新,铸造了岗位成才的辉煌。全国十大“最美职工”田明从油田井下作业处一名工人成长为全国闻名的创新明星。论身份,他只是油田众多工种中技术单一、从事人数较少的一线员工;论学识,只有初中技校水平。可他平均以每年完成3项成果的速度,29年来立足岗位技改创新,先后完成技术创新和革新92项,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他立足岗位创业创新的历程同样启示我们,不怕起点低,只要善于学习、肯钻研,照样能立足岗位创业创新。因此,立足自身岗位,量力而行,夯实根基,稳健发展才是创业创新的正道。然而,现在一些人一提到创业创新便想到“苹果”、“特斯拉”、“阿里巴巴”等“高大上”的创新成果,不安心也不愿意在平凡岗位上创业创新,老认为自身岗位低人一等,丧失了创业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即无数普普通通的群众同心协力,共同参与。当前,创新是时代主旋律和最强音,以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温州市委、市政府焕发城市产业活力、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城市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实践中,只有激发广大普通职工群众的创业激情,迸发创新活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才能真正把创业创新落实到各个领域,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