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大力推进道路设施建设,春节前打通5条断头路
“堵点”变“通途” 顺畅百姓心
■记者 黄丽云 通讯员 余林默
路走着走着“断了头”,这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些“断头路”,往往成为城市道路的“堵点”。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道路设施建设,越来越多的“堵点”成了“通途”。
昨日,记者从市治堵办获悉,院士路二期、海西路、塘梅路东延已建成通车,通达路计划年底建成,南塘大道汀田段计划春节前贯通,这些断头路附近的“堵点”将变“通途”。
院士路二期等3条“断头路”已建成通车
如果说,城市道路像人的血管一样,有“主动脉”,也就有“毛细血管”。在城市交通中,断头路、瓶颈路等就跟“毛细血管”一样,看似微小,却可能影响整体交通。
院士路二期是今年我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争取完成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之一。6月底,西接万松山隧道的院士路二期工程已全部完工。
据了解,院士路二期工程全长764.6米,西接万松山隧道,东至院士路一期已建道路,总造价1239万元。该路段的建成通车,衔接了虹桥北路、万松山隧道和瑞祥新区。院士路、万松山隧道及接线工程连接起瑞祥新区与市区城北片(锦湖街道),车辆可直接经福泉东路向东通过万松山隧道直达瑞祥新区,不必从南侧的瑞湖路、北侧的瑞枫大道向东绕行,能有效分担主干路的交通压力,提高路网结构的运行效率,缓解区域内“行车难”等问题。
“院士路二期建成、万松山隧道通车,我们出行方便多了,原本去老城区要绕大半个城区,从瑞祥新区到安阳街道再到玉海街道。现在有了万松山隧道,出门进隧道,到了虹桥北路,很快就能到了。”家住瑞祥新区仁和嘉园的郑先生说。
对锦湖街道的福泉小区、虹北花苑等几个小区的居民来说,如果是在安阳上班,也变得非常便利。
除了院士路二期外,海西路和塘梅路东延工程均已建成通车。这两条“断头路”的畅通,亦改善了周边整体的交通环境。
海西路长0.42公里、宽32米,西起西大街,东至货场路交叉口,连接海安与鲍田两个片区,建成后拉近了海安、场桥到塘下中心区的交通距离,更能缩短时间,驾车基本上只用3至5分钟就可进入塘下中心区;而塘梅路东延西起新华工业区,东至滨海大道,道路长2500米,总投资450万元,现已通过竣工验收,通车后将有效减轻前池路交通压力,同时也有助于拉近工业园区与滨海大道间距离,改善周边交通环境,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通达路等2条断头路正在赶进度
昨日,记者来到通达路施工现场,工人正忙着浇筑混凝土。“现在路基已完成,准备浇灌混凝土”。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李振兴说,“当前工程由于受到民房拆迁及天气等因素影响,进展略为滞后,该工程将尽量赶在今年年底建成。”
“大家都盼着通达路早日建成,这样去机场就方便多了。”家住外滩明珠大厦的朱女士说,现在去机场要走开发区大道,这里两边都是厂区,货车多,人车混杂,交通流量很大,每次都要耗费不少时间才能到达滨海大道,通达路若建成通车,他们就可以直接从滨江大道经通达路直抵滨海大道,通往机场的时间将大大缩短。
另外,南塘大道汀田段工程也在加紧施工建设中,计划春节前贯通。据悉,南塘大道汀田段长约0.6公里、宽50米,为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每小时。建成后与塘下段相连,将大大缓解塘梅线上金路口交通压力,从瑞安驾车至温州将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