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治水“联”字文章
莘塍打响“五河联治”新战役
■记者 金汝 钱枫枫/文 通讯员 林明铎/图
莘塍街道河口宫河、黄家浃河、仙甲季河、下山根河、华表河在集镇区域蜿蜒而过,连成网状,一度是温瑞塘河以西片区泄洪、灌溉、生活的主要河流。它们和该街道诸多河流交织,冲淡了城镇里钢筋水泥散发出的生硬之气,赋予莘塍独特的水乡风韵。
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五条河流渐渐伤痕累累,失去了昔日的“容颜”。
今年以来,莘塍街道再次打响“五水共治”战役,将“五河联治”作为治理该街道塘河以西片区河流的首选方案,力争让五条河流从“一臭俱臭”向“一清俱清”转变,最大限度地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公共生态空间。
[一河一策,打响水污染“歼灭战”]
这五条河流曾带给莘塍群众惬意的生活。民居依水而建,河边小景观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五条河流带给人们舒爽、宁静、绿色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压力。民房遍布、企业众多,河流成了天然下水道、垃圾场,河道两侧不同程度存在脏、乱、差现象。更有甚者,乱搭乱建,抢占河道。
今年4月,莘塍街道出台“五河联治”实施方案,采取一河一策,针对每条河流的具体问题开出“药方”,同时统筹安排,以水系流域、片区实际出发,开展系统成片治理。
华表河 ▏
河流名片:全长800多米,平均宽度15米,主要流经华表村,河道东起温瑞塘河,西接下游下山根河,沿岸居住人口4000人左右,两岸主要有住宅区、菜市场和工业厂房。
今年10月、11月,莘塍街道启动华表河、下山根河截污纳管和清淤工作。由于河流沿岸尚未实施截污纳管,部分河段再次出现黑臭现象。
12月8日,华表河被浙江卫视《今日聚焦》栏目曝光后,莘塍街道加强巡查,封死沿岸7个排污口。华表村村“两委”也立即召开会议,协助莘塍街道加强河道排污情况监管,由村干部带队,组织保洁人员加强河岸、河面保洁,并拆除两岸违章建筑,加快截污纳管工程进度。
12月14日,华表村老协成立护河义工队,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16时,由2名村委会成员带队,10名老人轮流监管河道情况。
记者昨日在华表河边看到,河水已被抽干,挖掘机正在清理河底石块和淤泥。据街道治水办主任潘贻春介绍,由于华表河河道过浅、过窄,致使水流量较小,即使刚清理完水体,看上去仍然发黑。因此本月开始,该街道再次治理华表河。
“特别是沿河三座桥梁下方,深度本应达2米,但现在只有0.6米。清理完石块和淤泥后,还将开展全河系统清淤。”潘贻春说,今后还对华表河两岸开展绿化、亮化、美化,届时,驳坎、绿化、栏杆、水泥路面、路灯等将一应俱全。
下山根河 ▏
河流名片:全长770多米,平均宽度15米,因流经下山根村而得名,两岸主要有住宅区和工业厂房。
下山根河与华表河相连,两岸分布着许多出租房,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是导致河水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12月14日,记者在现场看到,下山根河河水较为清澈,河面无漂浮物。在下山根河岸边,100多名工人正在拆除违章建筑。
下山根河两岸违章建筑较多,今年10月份,工作人员向违章建筑业主发放限期拆除通知书,督促业主尽快自行拆除。11月份,一家企业选择自拆。企业主说,迟早都要拆,不如自己早点拆,还能减少损失。
街道治水办工作人员何章树介绍,目前已经拆除河边违章建筑约800平方米,预计共拆除1300多平方米。
“下山根河与华表河相连,截污纳管工程已于10月份进场施工,11月份开展清淤工作,绿化、量化、美化工程将同步跟进。”何章树说,该河道瑞祥大道桥至下山根桥约100米的河段,由于农田侵占及乱搭乱建,河道越来越窄,下一步该街道将拓宽河道。
河口宫河 ▏
河流名片:全长1702米,平均宽度15米。东起温瑞塘河,西接仙甲季河,北接下山根河和华表河,流经下村、中村、上村居民住宅区等。
河口宫河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居住在河边的村民林先生告诉记者,附近居民常随手将垃圾扔在河边,或者投入河里。
2013年,莘塍街道启动河口宫河清淤工作,由于截污纳管工程未完成,治理效果未尽如人意。
今年9月,该街道花费7万元,清理河面及河岸垃圾,并清理沿岸面积约800平方米的垃圾堆放点。11月,拆除河面一座阻水桥梁。
此外,该街道正与当地村民协商,准备拆除位于交警莘塍中队附近的一座阻水废桥。
黄家浃河 ▏
河流名片:长1133米,平均宽度12米,是一条断头河,经过中村、下村、农场等村,最终汇入温瑞塘河。沿岸为住宅密集区,也是机关单位和学校集中地,周边餐饮店、宾馆众多。
由于多年来岸上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黄家浃河常遭人诟病——河水又油又脏,河面漂浮大量垃圾,被人戏称为“柏油路”。
今年8月份,莘塍街道在黄家浃实施生态调水,并将该河沿岸纳入截污纳管工程。自10月份进场施工以来,已埋设管道2000多米,预计明年5月完工。
潘贻春介绍,今年5月以来,该街道拆除河道两岸违章建筑1700多平方米,9月从河道中打捞上15只沉船,剩余一只沉船将在清淤时打捞,仙甲尾潭滨水小公园图纸正在设计中。
由于黄家浃河为断头河,水体流动性差,河水黑臭现象极易反复,该街道决定打通黄家浃河与河口宫河,目前连通河口宫殿前河工程已完成招投标,近日将进场施工。
仙甲季河 ▏
河流名片:长2486米,平均宽度17米,途经南镇村、仙甲季村、中村、仙甲村等村,沿岸分布学校、医院、工业区等。仙甲季河东北连通河口宫河、下山根河。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困扰仙甲季河多年。2008年,莘塍街道启动截污纳管一期工程时,便将仙甲季河沿岸部分地段纳入施工范围。该街道表示,截污纳管四期工程将“网”住其余地段的污水,同时将加大截污纳管一期工程沿线河水收入量。
仙甲季河较长,流经村居较多。潘贻春说,今年8月份开始陆续进场清淤,将仙甲季河分成5段,以村居为单位进行治理。目前已经清淤4段,将加紧清淤剩余河道。
潘贻春表示,今年6月,莘塍街道已拆除两岸违章建筑800平方米,仙甲季河中村段约160米河道及仙桥工业区富民路桥北约25米河道已完成驳坎、绿化,下一步将继续清障打卡,拆除危桥老黄大桥,完成镇府路至莘塍医院及老黄大桥西岸的驳坎、绿化。
[全员发动,打赢治污“阵地战”]
自我市“五水共治”号角吹响以来,莘塍街道开出干部、党员、群众齐出力的“五水共治”行动“复方”,在全街道上下掀起“爱水、治水、护水”热潮,打赢5条河流治污“阵地战”。
零容忍 重拳整治水污染行为
莘塍街道乘“五水共治”有利时机,把治水作为倒逼工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的“重拳”,铁腕整治重污染行业企业。
周田工业区一电镀工厂已经通过环评,但前段时间市环保局莘塍所工作人员提取水样时发现重金属超标,当即要求企业主整顿,并立案查处。目前,该工厂已经整改完毕。
记者从市环保局莘塍所了解到,今年该所加强涉水工业污染源企业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立案查处6家涉水违法企业,打击5家废塑料洗涤加工厂以及1家洗涤、造粒加工厂。
铁手腕 涉水违章拆除没商量
日前,在大型挖掘机的作业下,下山根河岸边一间间违章建筑应声倒下。连日来,莘塍街道组织人员,拆除下山根河沿岸违章搭建的出租房。
下山根河沿岸民房众多。个别居民为谋取私利,在河岸违章搭建房屋用于出租,一些租客直接将生活污水排入河中。对此,莘塍街道向相关业主下发限期拆除通知书,督促业主、承租人尽快腾空建筑内物品。
莘塍街道辖区内拥有众多河流,一些人看中河道两岸的空间,随意搭建违章建筑,非法占用河道两岸的土地,而且违章建筑使用者在生产生活中将废弃物排入河中,对河流水质产生一定的污染。
该街道将“五水共治”与“三改一拆”相结合,对重点河道及河岸开展集中清理,立足发动自拆、腾出空间、惠及民生原则,积极引导违章建筑业主主动拆违。
今年5月,仙甲季河沿岸违章建筑业主主动加入拆违行列,该河强镇桥至黄大桥段沿岸面积约11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已经拆除;9月26日,黄家浃河沿岸拆违行动强势开展,拆除企业私自搭建的厂房以及村民临时搭建的堆放点……
莘塍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表示,拆除涉水违法建筑,能进一步整合资源,减少河道污染,为优化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腾出空间。
促转型 整治提升农业面源污染
莘塍街道禁养区内有十几家养殖场,限养区内有6家。按照《瑞安市畜禽业养殖布局规划》,禁养区养殖场一律关停拆除,限养区内养殖场若未达到零排放等标准也将关停拆除。
该街道坚持宣传先行、鼓励自拆,驻村干部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要求其尽早腾空养殖场。街道农办负责人杨克龙介绍,截至今年10月底,已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拆除4家养殖场任务,关停拆除禁养区内11家养殖场。下一步,将关停拆除禁养区内所有养殖场及限养区内所有未达标养殖场。
[治管并举,打好护水“持久战”]
省委书记夏宝龙论及治水工作时,曾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五水共治’好比5个手指头,治污水是大拇指。”
治污水,莘塍下了大功夫。但是,治污只是治水的第一步,如何让水长久“活”起来,以此提升城镇的活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呢?
截污纳管 “网”住污水
12月15日上午,莘塍街道黄家浃河旁的工地上,地面每隔20多米出现一个洞,工人正通过机器牵引排污管道。
同样的场景,在莘塍街道截污纳管四期工程的多个施工现场都能见到。该工程范围为塘河以西,富民路以东,包含河口宫河、黄家浃河、仙甲季河部分河段、华表河和垟底河,截污面积2.1公顷,涉及华表、下山根、垟底、上村、中村、下村、农场、周田、西岸等村居,工程造价2400多万元,今年9月底开工,工期18个月,设计日截污水量2万吨。
目前,该街道截污纳管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已经竣工,其中一期主要覆盖莘塍社区仙甲、仙甲季、南镇等村的部分区块,如今每天收集污水3200吨;二期主要覆盖董田社区董六、董七、董八、董九、华表和莘塍社区垟底等村的部分区块,每天收集污水1600吨;三期主要覆盖东新工业园区,董田社区董一、董二、董五、董八及莘民社区营新、周田、星火、四坦、和平等村的部分区块,每天收集污水3200吨。
截污纳管四期工程竣工后,莘塍辖区塘河以西一带基本实现截污管网覆盖。同时,截污纳管五期工程正在设计中,计划覆盖塘河以东至东新公路。
街道副主任周永胜介绍,过去由于生活、生产污水直接排入河中,导致许多河流发黑发臭,要让河道变干净,必须从源头抓起。
“截污纳管工程逐步推进,将有效提高莘塍街道区域管网覆盖率和污水接纳量,届时重点接纳企业、重点居住区块、学校、医院、农贸市场、商业街等地的污水,确保生活污水、工业污水集中处理。”周永胜说。
“河长”担责 监管河情
莘塍有19条河,每条河流由街道副科级干部担任“河长”,按照“一河一长、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一对一”结对管理,明确目标和时间节点。同时,以亮牌的形式公布各河道基本情况、河长、河道治理方案等信息,接受群众监督。各河长充分发挥治水表率作用,积极对责任河道开展巡查、管理工作,当好河道“监护人”。
周永胜介绍,下一步将完善“河长”制,强化“河长”日常巡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河面保洁、控违拆违、防洪排涝等长效机制,不定期督查河面保洁情况,以即查即改的方式推进河面保洁工作。河道若治理无效,“河长”将被问责。
全员发动 全民护水
在狠抓清淤疏浚、引水配水、截污纳管、生态治理等治水措施的同时,莘塍也在发动全民治水、护水方面下足功夫。
该街道以莘塍慈善义工中队为平台,积极吸收护水志愿者,成立塘河护卫小分队,负责塘河的保护工作。该志愿队坚持每天至少安排两人两次以上沿河开展巡查,捡拾河岸垃圾,劝导居民热爱河流,监督河面保洁,举报沿岸的违章建筑和污水排放行为。
据悉,近年来,参与塘河环境保护的队伍不断壮大,爱心顺风车志愿者服务队、巾帼义工服务队、莘塍文化志愿者服务队、莘塍叶适纪念馆慈善义工服务队等多支志愿队均参与到治水活动中来。目前,莘塍慈善义工中队上村分队即将成立,有成员70多人,护水是其重点工作之一。
“治水先治人心。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提高村民的认识,保持良好的习惯,坚决杜绝乱倒生活垃圾、乱排生活污水、随意侵占河道等行为,当一名合格的治水践行者。在此基础上,劝导、监督、检举破坏治水行动的行为,或献计献策、出资出力,力所能及地多作贡献。”周永胜说,只有全民参与护水、亲水,才能打赢治水战役,让清清河水回到群众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