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老干部是历史的创造者、参与者、见证者,他们风雨兼程,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瑞安的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即日起,本报将推出“亲历”系列报道,倾听老干部们峥嵘岁月的故事。
孙宝经:
心系群众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今年我87岁了,60多年前,我告别家乡山东,千里迢迢来到浙南。如今,瑞安俨然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艰苦奋斗,为这座城市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下乡调研 种试验田
1958年,我从青田县委副书记调任瑞安县委副书记,分管农业。1962年,中央号召大办农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调查研究的地点在仙降区云江公社繁荣大队。那时是夏天带蚊帐去、冬天带棉被去,每次住下来一周或者更久。
干部下乡搞调查研究,在尚未取得群众的信任之前,群众是不会轻易向调查者吐露心声的。我每次下乡调查研究,一般白天和农民参加劳作,晚上参加队里的会议或找社员谈心,而一日三餐都在大队干部陈阿理和复员军人应国六的家中吃。几年下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把这份情谊传承给了下一代。
通过蹲点调查研究,我不但深入了解繁荣大队和云江公社方方面面的情况,而且能够从点到面,掌握全县农村、农业、农民的现状,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问题。在常委会上摆问题,谈认识,定措施,推动全县的各项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县委成员每人都要联系一个点,带领机关干部和各级干部搞试验田。当时,我在劳模吴振钱落实的岭下第四小队种试验田。从翻耕、播种、插田、耘田到收割,每道工序我都参与其中。
有一次,试验田里出现了二化螟虫,刚巧我不在,吴振钱一时发了慌把农药直往里头撒。结果,害虫治住了,稻苗却出现了“枯焦窝”。还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对稻苗生长影响不大。
当时我也没批评他,笑着说:“种田这活啊,说粗也粗,说细却是细得没边没底。如果不依靠科学实验,分寸真难把握啊!”从此,吴振钱对科学试验田更用心了。当时,我们的试验田丰收了,亩产收了早稻1000多斤。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加大了全县各个公社社员对科学种田的信心。
兴修水利 造福后代
1957年,瑞安县第一座水库桐溪水库诞生,然而因当时工程设计不周密,存在一些问题。每逢台风天,这个水库都是抗台重点。
在担任县委副书记期间,有一次,我带着几位干部冒着台风暴雨去检查桐溪水库,发现水库大坝上山洪倾泻,大坝有被冲塌的危险。
当时,我立即发动干部群众抢修溢洪道,减轻大坝压力。经过抢修,大坝保住了,后经多次加固维修达标,既保障了安全蓄水和灌溉,又进行了水库开发,现发展为旅游业。
1959年,县委决定修筑自瑞安南门到塘下场桥的“东海长城”,以提高抗台能力,保护沿海群众和11万亩农田的安全。当时,我任该工程的总指挥。我和水利干部吃住在海边,带领3万多民工,不到一年时间便建设成40公里长、5米高、顶宽2米,能抵抗10级风浪冲击的“东海长城”。建成后,这条“长城”长期抗击台风巨浪,为沿海地区营造了安全生活、生产的环境。
1990年我离休了,但我始终心系群众。2006年,丁山二期海涂围垦工程由于牵连到上望好几个村的种植地块,村民与工程指挥部发生了矛盾,有关政策无法落实。在领导的支持下,我做好上下级协调工作,落实土地政策,消除了沿海几个村一些村民的怨气,既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又令重点建设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后来瓯飞(丁山三期)海涂围垦工程立项受阻,我受市政府领导的重托,立即向上级反映情况,实事求是地说明真相。后经国家有关部门调查、论证,该项目得到顺利落实,为我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孙宝经简介:
1929年2月出生,山东省东营市牛庄镇人,1946年4月入伍,1947年6月入党,1990年10月离休。
1946年至1949年,任山东省蒲台县委秘书处文印员、组织部调研员兼梁楼乡指导员。1949年随军渡江南下,在浙江省青田县任海口区副区长、区长、区委书记、县农会主任、农业合作部部长、县委副书记。1958年至1975年,任瑞安县委副书记;1975年至1983年,任乐清县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83年至1984年,任平阳县政协副主席;1984年至1991年,任瑞安市政协副主席、主席。离休后享受地(厅)级政治、生活待遇。
曾参加渡江战役,支援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62年参加全国七千人大会。离休后,当选为中共瑞安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党代表、中共温州第市八届、第九届党代表。2000年-2004年,连续被评为瑞安市级优秀共产党员。
采访手记
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仓前街的一座旧宅里,我见到了老干部孙宝经。这座旧宅承载了他的生活点滴:屋内的中堂悬挂着毛主席画像,茶几上摆满了各种书籍;屋外的庭院里,摆放着他亲手栽种的花花草草……晚年生活不紧不慢地过着,亦乐在其中。
“晚年生活要幸福,身心健康很重要。”孙宝经说。每天他都把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读报、骑单车转悠、摆弄花草,并时刻关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子孙过来聚会,他还会亲自下厨做山东面包、水饺,而他的夫人则在一旁打下手。
“战争年代,我从枪林弹雨中死里逃生;‘文革’时被批斗,我始终咬牙顶住;国家困难期,我和同志们一起努力搞建设;现在时代好了,我开始颐养天年……”他笑着说。
在这里,我们也祝愿他健康长寿。
口述| 孙宝经 整理| 潘敏洁 图| 陈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