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升职培养金牌员工 提升发展软环境
邦泰机械要“牢固地基,从细微做起”
■记者 项乐茹
当前,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已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企业家正在摩拳擦掌准备大展拳脚,赶上这一次的东风。然而,在近距离接触过德国工业4.0之后,浙江邦泰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云却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她没有第一时间换设备、购买加工中心,而是准备从企业的用人、培训等细微处做起。“牢固的地基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吴云说。
纵向升职培养金牌员工
此次在参观德国道依茨发动机工厂时,接待参观团的工厂工作人员给吴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我们去参观的时候,一个工程师给我们做的介绍,他告诉我们他已经70多岁,在工厂里干了一辈子。”吴云说,这个工程师在言语中始终透露着企业自豪感,能够体会到员工对企业的强烈使命感和归属感,而这往往在瑞安很多企业中难以看到的。
眼下,招工难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阻碍因素,每年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在吴云看来,这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氛围。在国外,她发现大多数企业不仅在制度上保障员工的福利,更为员工提供了很多升职机会和自我提升空间,对员工的激励作用非常明显。
“国内普遍是横向升职,欧洲更多的是提倡纵向升职。横向的岗位一般都不多,一个企业内只有一名厂长、一名生产经理,但纵向升值就鼓励员工精益求精,工作能力水平越来越专业化精确化。”吴云说,中国的企业一般晋升方向是员工从一线开始,先晋升到组长,再到科长或者是车间主任,然后再厂长,一步步往上走,呈现的是一种横向的晋升。然而,在欧洲等国家,他们更倾向于纵向升职,一线员工进入企业后,从普通车间工人到技师再到工程师等,甚至可以在一线上一直做到金牌工人,这样的晋升通道,不仅让员工对企业更有归属感,工作时也更加积极、得心应手,也能为企业培养更多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人才。
提升发展软环境
“向工业4.0发展不是贸贸然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要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如果只是几台先进机器,那这个可能跟海市蜃楼一样,看上去很好看的一个框架,但是实际上却是很虚无的。”吴云说,企业主们首先要先理性地看待自己企业的情况,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到什么程度了?目前已经是工业2.0还是3.0?在认清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假若想要赶上4.0这班车,需要做哪一些的改变?这个改变并不是说买一台机器人,或者买一个加工中心就是4.0了。企业老板自己脑袋里要有这个观念,从哪里做,怎么做,都是需要详细考虑的事情。
除企业逐步转型升级向工业4.0靠拢外,吴云认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也必不可少。出去观摩欧洲企业工业4.0后,对比国内,她期待瑞安能有更多的平台、渠道以及政策,帮扶企业发展。
吴云说,在德国参观德中经济联合会时,她了解到协会可以直接代表企业发声,和政府商谈税收条款等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事项,这充分显示了协会的话语权和重要性。而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很多小微企业,缺乏一个平台和渠道去传递意见和想法,和政府部门对接,有时碍于监管对象和监管人的关系,存在着一些交流上的不通畅问题。而在德国则很少出现这种情况。
据她了解,德国的行业协会非常普遍,几乎每个企业、每个企业主都要和行业协会打交道,已经形成了遍布各行业、各地区的组织网络。这些协会不仅是企业和政府之间沟通的纽带,更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会为会员单位提供内容广泛而权威的经济信息服务,还会为政府制订有关经济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同时,也把企业的利益要求汇集起来,用一个声音传递给政府。“希望瑞安也能有更多平台、渠道搭建起来,加大协会的桥梁作用,增加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和意见采纳。”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