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督执法、创新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2015年,市卫生监督所做了这些事
■记者 钱枫枫
今年以来,市卫生监督所以“阳光卫生,执政为民”为主线,以医疗服务、公共场所、放射卫生、学校卫生等为重点领域,紧紧围绕各项目标任务,加强执法监督,创新监督机制,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各项整治稳步推进。
加强执法,聚焦群众关心热点问题
日前,市卫生监督所塘下分所的3名执法人员,来到位于塘下沙渎村的康源餐具消毒服务部,抽检餐饮具卫生。
执法人员翻看了该企业近期的产品自检记录。记录显示,该企业近期每天自行抽检5套餐具,对包装的密封性、大肠菌群等项目进行检测,检测原始记录完整齐全,结果均合格。随后,执法人员查看了生产线情况。生产线上,员工穿着整洁的工作服,包装间员工统一佩戴手套,餐饮具清洗、消毒机器正常运转。执法人员还查看了上次检查时提出的监督整改意见执行情况,该企业已基本整改完成。当天的抽检涉及5家企业,共检测55份餐饮具,全部合格。
今年以来,随着群众日益关心餐饮具消毒问题,市卫生监督所加强相关方面执法,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严格执行“每月一检查、两月一抽检”制度,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加工单位共采样264份,合格251份,合格率95.1%。此外,市卫生监督所还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督、监测和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我市12家供水单位和10家二次供水单位、辖区185所学校的生活饮用水;开展“四小行业”专项整治活动,执法与服务并行,疏导与打击结合,简化许可程序,监督员上门一对一指导、督促办证,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 545人次,监督“四小行业”1109户次,辖区内719家“四小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从原来52%提高到83%。
紧抓重点,多领域推进卫生监督机制创新
指尖轻触手机App,选择被监督单位,逐一检查所列事项,便可自动生成并打印检查表……近日,市卫生监督所飞云分所一名监督员使用新开发的移动执法App现场执法,体会到了便利。
自12月6日以来,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只需带上手机与一台蓝牙打印机,即可完成一次日常监管工作。
“使用移动执法终端系统很大程度提升了执法效率。”市卫生监督所办公室副主任钱慧娜介绍,在以往的监管活动中,执法人员需要完成电脑检索、现场拍照取证、文书书写、信息录入等工作,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因为工作量巨大,造成疏漏或遗失。
移动执法终端启用后,执法人员就检查存在的问题实时检索、勾选,系统自动生成现场检查笔录和卫生监督意见书,不仅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执法过程的随意性和人为干预的影响。
使用移动执法终端是今年市卫生监督所创新监督机制的亮点之一。此外,市卫生监督所还建立卫生监督协管制度与轮岗制度,15名专职卫生监督协管员顺利到位,使严重短缺的执法力量得到有效补充。
多措并举,规范提升医疗服务市场秩序
今年以来,市卫生监督所抓日常、重专项,多方面共同推进卫生监督规范整治工作。通过严打非法行医和“两非”违法行为,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动态监管,建立黑名单制度,并通过“浙江卫生监督信息网”进行非法行医执法信息共享;通过大力推进中小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分级监管,中小医疗机构一户一档完成率100%,实现了量化分级监管全覆盖;通过深入开展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和年度校验工作,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自律意识,增强了卫生监督执法对医疗机构的震慑力。目前,共对全市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394次,今年1至10月,共校验医疗机构488件;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717家。
据统计,2015年共立案106起,其中医疗案件73起,已作出行政处罚72.4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5.9万元。其中非法行医案件25起,计划生育案件4起,放射案件4起,已作出行政处罚0.6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