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尽快重现江南水乡风貌
■人大代表 林祥武
1月8日 星期五 小雨转阴
今天上午,我认真聆听了市长陈胜峰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报告中提到的治水成效感触颇深。
时下,“五水共治”成为群众最关心的大事之一。2015年我市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中的治水惠民行动超额完成目标,完成40条“黑臭河”整治和提升,开工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工程213个,建成滨水公园29个。
其中,塘下镇在“五水共治”方面可谓力度空前,成效显著,让我感受最深。此前,塘下镇有19条垃圾河和31条“黑臭河”被列为整治对象。定下“摘帽”目标以后,塘下镇将治水作为工作重点,各办事处、村以及村民积极参与治水, 拆违、清淤、驳坎、河岸及河面保洁等系列工作有序推进。
2015年8月26日,市“黑臭河”验收小组来到塘下,对鲍一鲍二村小河、龙河整治工程现场验收并通过。至此,塘下镇19条垃圾河和31条“黑臭河”全部通过整治验收。
报告中提到,未来5年,我市将深化“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劣Ⅴ类水,重现江南水乡风貌。如今,如何维护好治水成果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课题。
结合日常工作,今年,我建议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治水成效。建议打击与整治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排查涉水企业偷排情况,鼓励村民监督举报,让偷排企业自己出资整治;面上与点上相结合,当前虽然截污纳管工程有序开展,但“最后一米”接户管建设仍不彻底,应全面铺开;道路保洁与河面保洁相结合,当前道路保洁由环卫所负责,河面保洁由公司承包,易产生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现象,建议统一管理;经费补助分线与分块相结合,由治水办和镇街统筹经费,共同出资支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惩处力度,形成舆论氛围。
真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瑞安能实现环境绿、生活富、城乡美,重现江南水乡风貌。
(记者 钱枫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