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降街道多管齐下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村干部干劲更足了
本报讯(通讯员 余赣杰 记者 金汝)“以前村办公楼‘窝’在民房里,面积只有180平方米左右,开大会时很多人只能站着。”昨日上午,仙降街道四甲村党支部书记蔡其金说,仙降街道及市领导活用低效土地开发政策,帮村里建起村民中心,为村民提供学习、议政和休闲活动的场所,今后村干部干事的劲头更足了。
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仙降街道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贯穿基层党建的红线,帮助基层党组织破解制约村庄发展的“拦路虎”,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对工作不力的党员干部予以“撤、辞、换”,3名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被免职,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适当提升村“两委”主职干部的合理待遇,提升党员干部战斗力,为推进重点工程“清零”、“三改一拆”、区域性火灾隐患整治等中心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村办公楼“寄人篱下”、马路菜市场侵占村中心道路等问题一直困扰四甲村干部。2013年11月,占地面积5.13亩的村民中心及菜市场工程动工。如何让这块低效用地发挥最大效益,摆在仙降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人的面前。2014年3月开始,在市政府主要领导直接关心下,街道干部多次与相关部门对接,当年6月市政府作出会议纪要,同意四甲村低效用地高效利用。
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村民中心设置办公室、图书室、党群活动室等,目前基本装修完毕,52间解困房已分配到住房困难户,部分村民正在装修;一楼的菜市场内,一个个摊位整齐划一,即将迎来商户。
解难题、抓纪律、提待遇,“三箭齐发”的务实举措提升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目前,仙降各项中心工作的推进、社会治理、重点村建设等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助力。
104国道西过境公路瑞安段(飞云江六桥)工程经过新安村,去年11月30日前需完成该村49间民房拆迁政策处理工作。面对少数村民不满足于现有安置政策的情况,村党支部书记许小灶和村委会主任王少忠公开表示:“如果你觉得安置政策不优惠,我愿意用我家的3层楼房换你的2层楼房。”
在村“两委”成员的动员下,该村只用了大约1周时间完成政策处理工作,比预定时间提早半个月。
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金华明说,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也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毛细血管”,通过发挥村级党组织作为基层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村级党组织作为承接全市中心工作的第一线,示范带领基层群众支持参与全市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