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民生实事
解群众之忧
■金晓锋
在刚刚结束的市两会上,市长陈胜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将着力办好环境提升、安居家园、社保托底、养老暖心等十大民生实事。以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提升民生发展质量,瑞安一直在全力推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全面深化改革以什么为导向?人民的利益。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多办利民之事。去年我市的民生答卷成绩不错,政府承诺的10项民生实事已完成。观今年的民生实事清单,内容涵盖环境、出行、住房、教育、健康、社保、养老、文化、安全等九大民生领域,这些要完成的民生实事,面更广,要求更高。开工建设江南客运站、新增市区专用停车位3000个、建成江南新区经济适用房1054套和公共租赁房2023套、实现低收入农户大病保险再保障全覆盖、新增农村金融机构便民服务网点26个……桩桩件件,皆为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要解决的问题实实在在,目标非常明确,均可进行量化考核。
民生无小事,承诺重千金。相关部门要以实际行动,解群众之忧,要制定好进度表,列出详细的任务分解表,对预期的难题如何解决,要有提前应对之策,自我施压,以保证按期完成。
当然,民生实事要高质量、高水准地完成,不能为追求进度而草率应对。事办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这得由群众说了算。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民生实事的推进过程中,打开大门,积极吸纳群众意见,始终以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行动标尺,这样才能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