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
冬日里,汀田有面温暖的“爱心墙”
本报讯(记者 孙文静)“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在伊朗,一面名为友善之墙(Wall of Kindness)闻名国际。在这面墙上,人们将自己不需要的衣服挂在墙上,有需要的人随时可以拿走,没人监督。日前,在汀田街道也悄悄出现了这样一面“爱心墙”。
在汀田街道镇府北路93号附近,一堵被粉刷一新的墙壁挂满了冬季御寒衣物,墙体左侧的一棵“大树”下写着:“在这面墙上任何人都可以将多余的物品衣服挂在架子上,帮助所需要的人。” 陈设虽简单,却让很多人暖到心里。
记者通过墙上留下的微信,找到了“爱心墙”的发起人李咚咚。她是汀田新星幼儿园的老师,在微博上看到各地“爱心墙”的活动,跃跃欲试,光是找合适的墙就花了好些时间。
“墙体要干净,所在位置人流量要大。”这是李咚咚找墙的标准。寻觅多日,2月5日,她终于在汀田街道镇府北路93号附近找到了心目中理想的“爱心墙”,经过该工地保安的同意后,她拉上志同道合的同事着手画墙。
李咚咚等人的行动得到附近居民的支持。家住“爱心墙”隔壁的一位父亲拉上爱画画的女儿,在“爱心墙”上画下了一棵笔法稚嫩的大树;路过的邻居特地从家里送来了干净的冬衣……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一面崭新的“爱心墙”赫然呈现,附近居民将自己不需要的衣物挂上,等待需要的人领取。
有了这面“爱心墙”,李咚咚的寒假显得异常忙碌。每天都有很多好心人加她微信要捐衣服,她隔三岔五还要去“爱心墙”整理衣物。她每天还要关注天气预报,如果发现要下雨,就赶紧去“爱心墙”将一件件衣服收拾了往家里搬,等天色好转了,再一件件挂回去。
时不时,有人挂上几件衣服,又有其他人从墙上取下带走,如此循环。很少有人知道,挂衣服的和取衣服的,都是什么人。
“已经有很多衣物被人领取,大部分都是外来务工人员。” 李咚咚 说,她已经在物色下一面“爱心墙”,将选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方。
李咚咚坚信,行善不是高高在上的施舍,捐衣物的人传递的是一份温暖,拿走衣服的人接受的是一份善意,表达爱是一种需要,接受帮助也是一种需要,只有带着尊重传递爱心和善意,才是真正的行善。
对于这面“爱心墙”,网友纷纷点赞。
@冬日暖阳:“爱心墙”的出现,为普通市民行善、从事公益活动,提供了又一条便捷可行的新渠道,它不仅为闲置资源找到了一个出口与归宿,免除了捐赠者“被逼捐”烦恼,更呵护了受助者的尊严和隐私。让我们举起双手,为“爱心墙”加油鼓劲,期待更多“爱心墙”的出现,温暖着每个城市的各个角落。
@石狮:色彩鲜艳的彩绘墙,让“爱心墙”极具美感和传播价值。这个行为既让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也能保障他们的隐私和尊严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