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联合执法拆除太山后违章建筑
拆违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
■记者 黄国夫
“轰轰轰……”3月17日下午,5辆挖掘机挥舞着长臂,一排排违章建筑应声倒地。这是场桥太山后的拆违现场,当日拆除违章建筑达3万多平方米。
历史违章 逐步整治
太山后违章团块历史悠久,大致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陆续建成,总违法用地面积54.1亩,主要涉及场桥办事处所辖龟山、五方两个村。
2014年6月,塘下镇将该地块列入低效用地图斑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2015年4月,塘下镇牵头环保、土地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彻底拆除太山后违章团块中的20.85亩。
2016年初,塘下镇已将太山后剩余违章建筑列入年度低效用地再开发计划安排,由于拆后利用方案未最终确定,原计划定于2016年6月份拆除违章建筑。
精心部署 强势拆违
记者在太山后现场看到,这里都是一些小型汽摩配加工厂,大都乱搭乱建,周边环境脏乱。违章建筑不远处有一条河流——太山后小河,河面有一些的垃圾、油污。据了解,塘下镇政府已经启动对该地块的拆迁整治工作。
3月11日,塘下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太山后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3月12日,塘下镇执法中心联合土地、环保等部门,对太山后违章建筑企业逐一发放限期腾空通知书,要求企业限期搬离。
3月14日,塘下镇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对违章建筑里的企业采取停电停水措施。
由于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拆违工作顺利推进。3月17日13时许,5辆挖掘机开进拆违现场,在各个区块开展拆除工作,一排排违章建筑在“轰轰”声中倒下。18日,该镇将继续开展拆违工作,预计可以全部拆除,拆违总数可达4.5万平方米。
拆改结合 二次利用
经过几小时的拆除,太山后的违章建筑逐渐消失,留出了一大片空地。
“违章建筑拆除后,我们还有大量的后续工作要做。” 塘下镇副镇长戴美东介绍,他们将安排人员清理拆后现场,妥善处理建筑垃圾。此外,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快实现该土地的二次利用,建设太山后滨水公园。
同时,塘下镇正在大力推进“五水共治”,接下来将对太山后小河实行垃圾清理、清淤驳坎,并加快推进太山后污水管道铺设,预计今年5月下旬可完成,届时将会从根本上消除河道污染现象,进一步改善太山后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