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社会救助审批全面实现电子化
点点鼠标便可完成审批
■记者 金邦寅
点点鼠标,网上就能完成社会救助实时审批。“快捷、节约、高效。”玉海街道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对此这样评价。据悉,目前我市社会救助审批工作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子化,实行乡镇(街道)受理审核、市民政局审批的一整套电子化网络审批流程。
近年来,我市加大社会救助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建设力度,从2009年开始,推行低保等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审批;从去年10月开始,启用居民家庭经济核对信息系统,大大简化审批工作流程,提高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度;自今年4月1日开始,全面升级的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与居民家庭经济核对信息系统互联互通,进行无缝对接,实现系统内相互比对、救助汇总、退出预警等一系列核查、核实功能。
“以前,我要帮着妹妹往市民政局跑上一两趟,要么补送相关资料证明、要么问问低保审批进度,说实在的,很累。”来自湖岭镇低保户家庭的何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只要到镇里提交完资料就可以了,真方便。”
如今,我市困难群众填写社会救助审批表和经济核对委托书后,只需要提交身份证、户口本等最基本的证件,以及个人情况的申明材料和依据即可。不再需要提交婚姻状况、社会保险、车辆信息、银行存款、殡葬信息、工商登记、公积金等证明。这些证明,将统一由市居民家庭经济核对信息系统向各相关单位申请比对。
市民政局社救科科长王晓表示,随着这两套平台的投入使用,我市社会救助原有的审批模式实现了全面升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去年10月份以来,通过居民家庭经济核对信息系统进行核对628户,比对8个部门2万多条信息,为准确审批提供了坚实基础。
王晓特别提醒,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申请我市的低保、低保边缘、特困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时,必须填写经济核对的授权书,如不授权经济核对的,受理审批单位将依法予以拒绝救助。
“今后,申请的审批流程到了哪一步,什么时候完成审批,群众都能第一时间获悉。”王晓说,下一步,市民政局还将跟开发公司共同研发新功能,增加短信发送等功能,将审批流程、审批告知等事项通过短信方式自动发送给申请人,让群众时时掌握相关申请的审批进展情况,全面实现社会救助审批工作的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