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考核连续十年排名全市第一
“平安玉海”为居民幸福生活“保驾”
■记者 金邦寅/文 庄颖昶/图
2013年,玉海街道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4—2013年(“十连创”)平安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被授予省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单位;
2015年,率先试点推行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考核连续十年排名全市第一;
……
玉海街道位于瑞安中心城区,南畔飞云江,北依万松山,是瑞安的商业、经济、文化中心。街道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下辖2个行政村、16个社区,户籍人口7.06万人,新居民近2万人。
平安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平安亦是民生之需。近年来,面对繁重的平安建设任务,玉海街道以平安瑞安为目标,扎实推进平安玉海、法治玉海建设,迎难而上、破解难题,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赶超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一张网”,家门口的贴心保障
“我的过激行为实在太不应该了,谢谢你们救下了我,还帮我调解了与老板的工资纠纷。”日前,原在我市某鞋企工作的设计师小刘,拉着玉海街道综治办工作人员的手连声感谢。
因工资问题与老板发生多次纠纷,今年2月1日8时30分,设计师小刘爬上了市区新商城人力社保楼楼顶,意欲跳楼。玉海派出所民警成功劝说并救下了小刘后,将之上报到了玉海街道综治信息管理平台,以防再次引发极端事件。
因此事涉及其他镇街,玉海街道分管领导听取综治信息管理平台负责人的汇报后,上报给了市综治信息管理指挥平台,请相关镇街妥善处置。经调解,2月3日,鞋厂方同意在小刘原来工资的基础上,再加18万元,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短短3日便圆满处置了一起极端突发事件,如此有序高效的运行机制,得益于玉海街道试点推行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也是瑞安社会管理与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实践。
“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就是通过线下采集社会治理信息,线上分流处置事件问题,实现线上线下工作联动、资源共享,达到管理服务全覆盖的基层社会治理目的。”玉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方表示。
为此,玉海街道加强街道服务管理中心建设,整合社区巡防员、党员、志愿者、居民代表、小区楼长、老协会长、业委会主任、法律顾问等力量,因地制宜发展建立一支专业的网格服务团队。
“街道还为各社区配备46台‘平安通’手机终端并实行专人专用,对每个社区在系统登录、基础数据的录入更新。”玉海街道综治办主任胡劲慧说,为了及时、高效处置平台采集到的信息,该街道推行了“8+X”多功能联动工作机制,整合了综治办、信访办、新居所、司法所、派出所、禁毒办、安监所、消防站等。
不仅如此,玉海街道深入开展社会面隐患排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并落实领导包案制度。2015年,玉海街道综治信息管理平台共输录矛盾纠纷类、治安安全隐患等有效信息2923条。其中,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292件,成功调处290件,调解成功率99.3%;14件信访问题成功化解。
自“一张网”运行以来,有效促进了政府职能由“管控为主”向“服务为主”的转变。该街道的信访、公共安全事故数随之大幅下降。
平安大巡防,不断提升的安全感
每当夜幕降临,无论是虹桥路、外滩等繁华路段,还是村居社区的昏暗小巷,玉海街道的居民们总能看到巡逻队伍在巡逻,其中不乏是身边熟悉的面孔。
“他们中有驻居干部、辖区民警、社区干部、社区专业联防队、辖区专业协警,甚至还有志愿者的身影。”家住东丰社区居民林先生说,每每碰到认识的,会打个招呼,道声辛苦了,感觉特别安心。
走在路上不再担心被抢包,住在家里不再担心被盗窃,睡在床上不再担心有火灾……玉海街道平安创建带来的成果,居民的感受最为真切。
玉海街道地处老城区,防范设施差。封闭式的小区少,群众防盗抢意识不强,防控难度大,入室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近年来,玉海街道推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全民大巡防。目前,专业巡防人员149人,分成6个组,24小时开展治安巡防;各社区都建立了治安联防队,进行群防群治。同时,该街道建立健全24个封闭小区,7个治安岗亭,增加了安保力量和设施投入。
今年以来,该街道加大了明察暗访力度。截至目前,已经出动69次共计261人次,暗访场所550处,发现隐患231处,发放整改通知书162份。其中,已经完成隐患整改108处,整改中82处。
前不久,玉海街道获评2014至2015年度省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为了万家灯火的和谐安宁,他们乐于奉献、心系群众、敢于作为、勇于担当。”一次综治调研中,对于玉海街道综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全体人员付出的努力,上级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
戒毒康复新模式,让生命重焕光彩
“社区戒毒康复,让我看到了重新生活的希望,找回了做人的尊严。”日前,在市区开了一家杂货店的小李深有感触地说。去年,小李经强制戒毒后,在玉海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进行康复治疗,迄今没有复吸,还顺利自谋工作。
作为瑞安第一家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该中心目前拥有14名禁毒社工,全部大专及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学历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名,温州级社会工作师2名。
“戒毒康复对象一般都有自卑心理,脾气往往相对暴躁,一开始交流困难,过程中容易大吵大闹,对尿检提醒电话比较反感,怎么办?”该中心戒毒社工沈丽娟这样说,“始终微笑对待,细声慢语沟通,认真倾听诉求,全面多方帮教,定期上门家访,与他们做朋友,引导戒毒康复。”
该中心探索建立戒毒人员出所衔接联络机制,并对戒毒康复人员实行分类动态管控,建立三级动态管控一览表,为每名对象标注代号,对每次帮教效果进行评估,做到跟踪动态管控,并出台抓戒工作奖励政策,确保尿检率和帮教工作到位。
实践中,玉海街道还积极探索新型帮教模式,推行禁毒社工、志愿者、民警、家属、医生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帮教工作体系。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与“华夏之家”心理咨询工作室签订协议,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依托崇德书院,积极探索集“道德教育、心理治疗、职业培训、就业安置、回归社会”为一体的社区戒毒康复新模式。
目前,该街道已有16名戒毒人员成为了禁毒志愿者,坚持到社区做义工。2015年,戒毒社工许蓓蕾撰写的帮教案例获得“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优秀教案”一等奖。
玉海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同样得到了省、温州市禁毒委多位领导的一致称赞。
出租房整治,远离消防安全隐患
“灭火器、逃生绳等一应俱全,热水器、空调、宽带、电视一个不少,住得安心,也放心。”租住在青松路一群租房的王先生说。
“这里原先共有12间5层出租房,都是‘通天房’式出租房,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经过街道的动员,我们12位房东斥资300多万元将之改建为宾馆式单身公寓,还配备了楼道安防监控系统。”房东薛女士说,环境好了,租金高了,出租率还挺高,最关键的是租得放心。
这是玉海街道开展出租房隐患整治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道将消防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以综治网格为基础,18个社区(村)中网格分152个小网格,确定每个网格的责任人员,来加强宣传培训、推进建档立案。目前,该街道居住出租房已全部建立户籍化档案。2014年,该街道共有隐患出租房近6000间,到了2015年,登记在册的居住出租房数降为4821间,仅停租、改建了的隐患出租房便达1000多间。
同时,该街道加大整治、联合执法力度。去年组织了31次联合执法,对辖区内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421间居住出租房采取了停水停电强制措施。全面推广安装“漏保”工作,现有3420余户出租房已整改并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全媒体宣传,全民参与平安建设
“只有人人参与到平安建设,平安建设才能惠及全民,才能全民共享。”何方说,今年玉海街道多管齐下,充分运用微信、广播电视报刊以及宣传栏、LED显示屏等宣传途径和载体,举全民之力力促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对党委政府工作满意率等“四率”建设达标。
今年以来,该街道组织社区(村)、有关单位等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将“四率”宣传工作细化到小区、楼栋,并通过微信等多种宣传途径持续转发;着力打造了平安宣传两条街、平安主题公园(即虹桥路、滨江大道和湖滨公园),形成了全民参与良好氛围。
玉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张蕙娜说,平安建设涉及食品药品安全、消防生产安全、信访维稳等方方面面,创建工作任重道远。2016年,玉海街道将围绕社会维稳、戒毒康复、消防安全三个中心,重点抓好寄递行业、出租房、人员密集场所三个领域,着力打造万松路、虹桥路、滨江大道三个重点区块,着力用好协警、社工、志愿者三支队伍,通过社会治理、部门联动、跟踪巩固三个抓手,将平安玉海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