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进口新税制4月8日起执行,税改后买200元奶粉需多掏23.8元
“海淘”告别免税时代,
“剁手党”还能任性地买吗?
■记者 项乐茹/文 王鹏洲/图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不少“剁手党”异常忙碌——忙着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囤货,追踪在路上的海外包裹进展,计算可能要缴纳的税费金额……与此同时,网易考拉、丰趣海淘、小红书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上也大打“税改”促销牌,大搞清仓活动。
“剁手党”们之所以忙着囤货,源于跨境电商新税制的实行。从今年4月8日起,我国跨境电商缴税办法进行大调整,实施新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政策,行邮税政策也同步调整。和原来相比,跨境电商将按照货物征收关税,按进口环节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同时取消50元以下免征税额。这意味着“海淘”告别免税时代,个人直邮包裹可能“被税”,进口跨境电商行业面临新一轮“洗牌”。
[新政]
海淘告别免税时代
买200元奶粉需多掏23.8元
上周五,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靴子落地”。今年3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要求,自2016年4月8日起,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将不再按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而是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对新规最敏感的,无疑是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和海淘代购一族。因为此前我国一直对个人自用、合理数量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在实际操作中按行邮税征税。也就是说,之前无论通过电商平台直购还是找人代购,交的都是行邮税,税率比较简单,多数商品完税税率为10%,要远低于一般贸易需要缴纳的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且50元以下的税免收。近几年,跨境电商借助此“利器”,发展势头迅猛,如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等跨境购电商公司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而此次跨境电商新政实施后,将取消50元关税起征点,同时还规定交易限额。单次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元,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人民币20000元。在限值以内,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取消免征税额,暂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如果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
除此之外,新规还调整了行邮税政策,将原有4档税率10%、20%、30%、50%,整合为3档税率15%、30%和60%。
新政一出,不少“剁手党”第一时间拿起计算器算起了账。以奶爸奶妈最爱买的进口奶粉为例,税改前,假设消费200元,按照10%的行邮税计算,应缴税20元。因为没到50元的起征点可免征税费,所以总价仍为200元。但新政后,需要缴纳23.8元(传统贸易增值税为17%,17%*70%约11.9%)的税费。
这意味着这些海淘商品即将涨价。食品、母婴用品、保健品、箱包鞋靴、电子产品,原来税率是10%,现在一般最低要缴11.9%。变化最明显的要数高尔夫及球具、高档手表,此类商品原来征收税率30%,税改后与原来征收50%税率的烟、酒、化妆品合为一档,征收税率为60%,高出一倍。
也有税费下降的商品,百元以上的高档化妆品税改后是32.9%的征税标准,比过去50%的行邮税要低。数码产品也比以前划算,现在征收11.9%的税费比之前20%少。
税改落地,最让人关心的是莫过于商品是否会涨价。陈炜锋介绍,根据他们收到的规定,新政是以商品的销售价而非进货价核税。需要强调的是,税改是让关税增加了,而不是跨境电商的商品价格增加,对于他们来说,进货成本影响不大,增加的税费会相应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反映到商品价格上涨,购物成本增加。“根据我们的初步核算,以尿不湿为例,原先2包170元的售价,现在会涨到200元左右。”不过他也表示,涨价对于个人零售的影响较大,批量走货的价格涨幅预计不会很大。
昨天,记者也在网易考拉等跨境电商平台上看到,税改后新的商品售价已经上线,在价格标签旁均显示有相应的税费。
面对可能消失的价格优势,从销售商到供货商,纷纷寻找应对办法。“瑞安淘”负责人表示,针对可能减少的价格优势,他们将着手联合报网、微商等形成联盟,加大进货量,从而掌握价格上更多的话语权。
陈炜锋则告诉记者,税改影响反映在售价上涨,可以预计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相比以前会有所抑制,或寻找国货品牌为替代品,购买率下降将最终导致他们的周转率降低。“税改前尿不湿一星期可以卖1000包,税改后可能只能卖掉800包,库存压力加大,库存成本也会增加。”他说,在这样的情况下,跨境电商想要继续获得优势,必须加快上游供应链的布局,尽可能地把国外采购、出口等各个环节把握在自己手里,加大自主定价权,转为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这样优势依然会比较大。
对于税改新政,多数跨境企业商家还是比较理性地看待。陈炜锋说,相比税改,他们更关注的是即将配合新政出台的“正面清单”。“正面清单上将规定哪些商品可以做跨境电商,哪些商品不可以,对于我们来说,把关和限制相对更多一些。”在他看来,一系列新政新规是对传统进口贸易和跨境电商的维持市场公平,也是对于这几年快速野蛮式发展的跨境进口业将是一个“洗牌”的信号,中小贸易商可能面临被淘汰,一些大贸易商会进行整合。从长远看,新政出台是对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有利于行业的未来发展。
[影响]
海淘达人忙囤货
本土跨境电商紧急清货
“税改”消息一公布便在海淘圈炸开了锅,上周,一场堪比“双11”的剁手囤货行动火热上演。而各大跨境电商也借“税改”进行大促清仓,包括天猫国际、网易考拉、蜜芽、小红书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纷纷借此进行疯狂促销,号召消费者趁最后几天免税“囤货”。
因为担心税改后价格上涨,家住阳和小区的新手妈妈管女士,赶紧在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上“搜刮”了一番。“像尿不湿这种消耗品,用的快,需求大,税改前促销价买3包相当于90元/包,就囤一些,之后价格肯定会涨。”
但也有对“税改”不感冒的海淘达人。长期在国外网站海淘的周小姐认为,她青睐个人海淘的一个主要动机是为了保真,对于追求品牌信誉度的人来说,只要商品提价不是很明显,她依然会选择海淘。
本地的一些涉及海外产品销售的商家也受到影响。“税改前已经收到供货商的通知,近期海外商品价格会有相应的调整。”我市本土电商平台“瑞安淘”在今年3月份推出了“海外购”板块,商品品类包括母婴产品、保健品、日用品及休闲食品等。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供货渠道来自于国内的进口跨境电商公司位于各个跨境进口的保税区。在此次税改后,相关产品价格或将有调整,对此他们也对现有的库存进行促销清仓。“税改前两天部分畅销产品都在‘瑞安淘团购微信群’内以成本价进行团购促销,例如一款德运奶粉1千克装原先售价98元/袋,优惠价则只用75元。此次促销活动将一直进行到产品销售完为止。”该负责人说。
同样在紧急清仓的还有本土的跨境电商企业。瑞安鼎鑫贸易有限公司是从事进口跨境电商的一家公司,该公司负责人陈炜锋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会提前备货到位于宁波的保税区,在税改前,所有的跨境电商普遍通过拆单等形式“合理避税”,从而实现免税。然而税改后,所有在保税区的货物通关都需要交税,因此在税改落地前,所有电商都紧急清仓,将原先保税仓的库存减少到最低。“一般我们每个月会备四五百万元的货,从税改政策出台后,4月1日到6日,我们清仓了200万元左右的货物。”他说。
个人代购、直邮被税的可能性也在税改后加大。业内人士分析,个人直邮本来就属于“拼人品”,税改后跨境电商和传统进口贸易一样要交税,海关对个人检查也会相对比以前严格,被抽查的几率可能增大。
不过,税改总体对我市的跨境电商企业影响较小。记者从温州海关驻瑞安办事处了解到,相关的政策执行细则还在进一步对接中。而且,我市跨境电商企业以出口为主,受政策影响有限。
[应对]
跨境电商面临“洗牌”
加快布局上游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