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008版:财富榜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亩产可达2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马屿农民钟情蚯蚓拱出致富路

    亩产可达2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马屿农民钟情蚯蚓拱出致富路

    ■记者 金邦寅/文 王鹏洲/图

    眼下正是蚯蚓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机。昨日,趁着短暂放晴,马屿镇梅屿大岙底村村民温兴棉往新建好的大棚里投放名为“太平一号”的种蚯蚓,今年他与人搭伙准备养殖10多亩蚯蚓。

    “别小看蚯蚓,它浑身都是宝,产出产品有鲜活蚯蚓、蚯蚓干、蚯蚓粪有机肥,这些都非常具有市场价值。去年,周边一些养殖户的亩产最高达到20多万元。”说起自己的养蚯蚓致富经,温兴棉打开了话匣子。

    蚯蚓住进温室大棚

    在大岙底村一条小溪旁的农田里,有七八个盖着黑色遮阳网的大棚,这些便是村民温兴棉的蚯蚓养殖大棚。

    走进一个大棚,记者看到里面挂着温度计、湿度计,还有一盏盏节能灯,十分醒目。在一排排的蚯蚓养殖区中间,温兴棉正在查看蚯蚓的生长状况。

    “大棚内进行养殖,能够较好地控制温度、湿度及通风,极大地满足了蚯蚓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而且养殖大棚附近的空气、水质、土壤没有污染。”温兴棉说,除了住得好之外,这些蚯蚓吃的也是定制套餐,喂养蚯蚓的原料以牛粪为主,辅以麦秸及豆腐渣。

    “这些节能灯,是为了防止蚯蚓夜间逃跑,因为蚯蚓怕光,到了晚上,灯一开,它们才会乖乖躲回养殖土壤里了。”温兴棉告诉记者。

    据悉,温兴棉所饲养的品种是“太平一号”大红蚯蚓,生长期3到5个月,可亩产鲜蚯蚓1000多千克,鲜蚯蚓每千克数十元至一百多元不等,行情好的时候,每亩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软黄金”。

    2分田产出1.6万元

    怎么想到要养蚯蚓的?现年53岁的温兴棉告诉记者,他是从4年前开始尝试养殖蚯蚓的。“一次,听朋友说养殖蚯蚓很赚钱,我心动了,一番打听后,在自家门前围出了2分田,搭了一个简易棚,开始试养蚯蚓。”他说。

    “一开始,也就花了数百元买来一些种蚯蚓,请教了一些饲养技巧,拿着一本养蚯蚓书本,我就开始了养蚯蚓。”温兴棉回忆说,“第一回养蚯蚓还挺顺的,七八月开始养,到了当年10月便陆续出售鲜活蚯蚓,最后一算,竟然卖了1.6万元。”

    “当时,我乐坏了,第二年养殖规模一下子扩大到四五亩地。”尝到甜头后,温兴棉还拉上自己的弟弟一起养殖蚯蚓,第三年兄弟两人承包了10来亩地养殖蚯蚓。

    “在大田里,利用发酵好的牛粪即可建造养殖床,大规模养殖蚯蚓,成本低、养殖周期短、繁殖率高。”温兴棉说,他自己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技能,主要看中了养殖蚯蚓的门槛并不高,且经济效益较高。

    “摸着石头过河”

    但事情并不是总一帆风顺的,去年的台风大雨天气就让温兴棉兄弟俩愁坏了。

    “也许是开头的异常顺利,突如其来的持续雨天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起初我们的大棚没有覆盖专门的防水塑料薄膜,结果连续的大雨将养殖床淋透了,致使大量蚯蚓死亡。而新种蚯蚓又一直投放不了,前后延误了一个多月,才投放种蚯蚓成功。”温兴棉说,因为一直下雨,买来的牛粪根本没法发酵,只能拉到大棚里反复用水冲刷,然后试着投放一些种蚯蚓,结果一直没有成功,所以去年的收入大受影响。

    “蚯蚓喜欢阴湿的环境,最好是保持18至25℃,如果温度低于5℃或高于32℃,蚯蚓将进入休眠状态,温度低于0℃或高于40℃,蚯蚓就无法生存了。此外,蚯蚓的食量也比较大,需要定时喂食。”温兴棉说,另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非常重要,“除了鸡鸭不能靠近外,青蛙、蝼蛄(土狗)、蚂蚁、老鼠都是它的天敌。”

    蚯蚓养殖钱景诱人

    “近年来,爱好钓鱼的人越来越多,对鱼饵的需求很高,鲜活蚯蚓就是一种很好的鱼饵,很受市场欢迎。”温兴棉说。

    据业内人士介绍,蚯蚓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蛋白质饲料,它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蚯蚓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各种矿物质以及维生素。因此,蚯蚓可以用来养殖泥鳅、黄鳝等水产品,有助于水产品的增产。

    此外,蚯蚓还是一种中药材,药名叫地龙,我国早就应用它作为退热、止痉、平喘、活络、利尿等药物。据相关报道,蚯蚓还可治胆结石、痔疮、溃疡等疾病。

    “我们正在试种一些名贵花卉、果树,尝试提高经济收益。”温兴棉说,蚯蚓排出的粪便还是一种很好的花肥,除了直接出售,还能用于自己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花卉果树,实现循环利用。

    “我原先养殖蚯蚓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是粗放式的养殖,这样的养殖不是很理想。今年,我全部用大棚搭起来养殖,尝试工厂化养殖,努力提高产量。”对于未来的蚯蚓养殖,温兴棉信心满满。

    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翻动养殖土壤,投放饲料,养殖蚯蚓还是一个脏活、累活,温兴棉兄弟俩根本忙不过来。

    温兴棉说,养殖床土壤以牛粪为主,经过发酵后,本身并没有很重的气味,但养殖过程中需要用双手翻动养殖土壤,需要有人按时投放饲料。

    “忙的时候,一亩地需要一个人专门照顾,按一天90元计算,去年我们请了五六个人来帮忙,让一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温兴棉这样告诉记者。

    看到小小蚯蚓竟有这么大的利润,附近一些村民纷纷过来向温兴棉取经,并尝试回去饲养。去年,一户村民养殖蚯蚓的亩产最高达到了20多万元,引起了附近村民的轰动。

    今年,经过动员,温兴棉的一个朋友也过来与他合伙,准备一起做大养殖蚯蚓事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001版:要闻
   第00002版:最新闻
   第00003版:聚焦点
   第00004版:在现场
   第00005版:百姓事
   第00006版:百姓事
   第00007版:今日莘塍
   第00008版:财富榜
   第00009版:财富榜
   第00010版:聚焦点
   第00011版:云江廉潮
   第00012版:广 告
   第00013版:家周刊
   第00014版:家周刊
   第00015版:家周刊
   第00016版:广 告
马屿农民钟情蚯蚓拱出致富路
瑞安日报 财富榜 00008 马屿农民钟情蚯蚓拱出致富路 2016-4-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