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查摆大起底 突出重点显实效
我市作风整治活动顺利完成大起底行动
■通讯员 瑞纪宣 记者 林晓
自今年2月全市召开作风建设大会正式启动作风建设暨深化“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市作风整治办迅速行动,发了《关于做好作风整治活动前期有关工作的通知》(瑞作风整治办〔2016〕1号)等相关文件,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扎实开展前期各项工作和大起底行动,要求深入查摆本单位事关全局、事关民生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和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四个方面”问题。截至目前,已梳理出单位重点问题148个,领导班子问题384个,党员干部个人问题20818个,共制定出整改措施23421条。
打好基础
确保作风整治活动有序推进
市作风整治办每周一召开工作例会,总结上一周工作,研究探讨和解决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3月7日以来已召开5次工作例会,切实起到了理清思路和推动工作的作用。
及时整理各单位活动开展具体工作人员通讯录,建立作风整治工作QQ群和电子邮箱,强化日常工作沟通对接,方便各单位及时报送作风整治活动进展情况、典型问题和经验材料等信息,及时解答各单位在活动中碰到的有关问题。
精心设计“四张问题自查表”和“五张整改情况报告表”,要求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内上报问题自查表等有关材料,并从4月开始每月25日前报送问题整改情况,通过上报材料及时掌握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目前已有106个单位上报活动实施方案、组织机构、“四张问题自查表”。
突出重点,确保作风整治活动实效明显
根据作风整治活动实施意见,立足实际,梳理出了10个专项行动,包括推进解决决策部署落实难、企业群众办事难、重大项目落地难等7个规定动作,以及推进解决简政放权执行难、规范中介机构行为、强化公共资源交易监管等3个自选动作。目前,10个专项工作都已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已发文3个。
及时审核、梳理各单位上报的重点问题,部分市直单位的重点问题,发给市纪委各派驻(出)机构进行审核把关,各派驻(出)机构对其中30个重点问题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市作风整治办对重点问题再次进行审核,对问题浮在面上不够深入、自身关联度不高等查摆不深刻的20个单位的24个重点问题发回重新查摆。
紧盯作风建设大会上专题片反映的典型问题,明确责任,由市纪委第三纪检监察室负责跟踪督办,切实抓好督促整改。对专题片反映的问题进行梳理,存在慢作为3例、不作为5例,并进行了深入了解分析,下步将重点跟踪督办有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落实。
重视涉及作风整治问题信访件的办理,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及时将信访件转交有关单位办理,并要求办理单位在一月内上报办理结果,市作风整治办予以认真审核,确保处理不走过场,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起到警示和促进作用。目前已受理信访件24件,已报结4件,追究责任3人。
切实加强信息宣传报道工作,大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推动”的作风整治活动浓厚氛围。市作风整治办及时收集、归纳和提炼活动信息,已编发简报5期,内容涉及作风整治启动、“大起底”行动开展、责任体系落实、拆违治堵提效等方面。
通过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强化作风整治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在《瑞安日报》头版头条设立“五大行动改作风”专栏,目前已发《市审管办推进“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解决》、《无偿发布公示信息便民惠民》、《仙降街道“自我查纠”整风动真格》等报道7篇。
抓好督促,确保作风整治活动任务落地
市作风整治办切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要点并提出具体要求,严格规定时间节点,有序抓好和推进作风整治活动各项工作进度。市纪委(监察局)作为作风整治活动主抓单位,出台分解落实作风整治活动工作责任文件,将工作细化为18块内容34个项目,分解到各有关室和各派驻(出)机构,并建立沟通协商、定期报送、督办反馈三项工作机制,要求各有关室、各派驻(出)机构制订详细计划,倒排时间进度表,狠抓各项任务落实。
作风整治活动开展之初,市作风整治办陆续走访20家市纪委派驻(出)机构,要求各派驻(出)机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参与和督促驻在部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整治活动。制定《派驻(出)机构作风整治活动工作规则》,明确各派驻(出)机构要履行好对驻在部门的4项监督内容,以及对市作风整治办的4项报告事项。
根据前阶段掌握的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对活动开展滞后、问题查摆不深刻不认真的单位进行实地督查,督促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加快进度。目前已抽查了24家单位,指出了29个问题,督促有关单位第一时间予以解决。